• 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的由来

  • 《名言英语辞典 大学版 上 A-M》郭继贤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名言英语辞典大学版上A-M》【作者】郭继贤主编【页数】361【出版社】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10【ISBN号】7-5090-0012-2【价格】88.00(上、下册)【分类】英语-格言-词典【参考文献】郭继贤主编.名言英语辞典大学版上A-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10.《名言英语辞典大学版上A-M》内容提要:...

    2023-12-28

  • 《语料库词典学与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三国演义》习语翻译词典的研编》刘克强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语料库词典学与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三国演义》习语翻译词典的研编》【作者】刘克强著【页数】291【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09【ISBN号】9787548212195【价格】42.00【分类】语料库-词典学-《三国演义》-英语-社会习惯语-翻译-词典【参考文献】刘克强著.语料库词典学与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三国演义》习语翻译词典的研编.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09.图书封面:《语料库词典学与基于平行语料库的《三国演义》习语翻译词典的研编》内容提要:本书共分6章:第1章回顾并介绍语料库词典学的历史第2章详细分析利用语料库编撰词典的特点,重点探讨语料库在词典编撰中具体环节上的应用第3章对平行语料库在双语词典编撰中的作用作了简要的介绍第4章介绍《三国演义》汉英平行语料库系统的建设、标注等过程第5章以自...

    2023-12-21 三国演义语料库 三国演义 语料库下载

  • 《吧布的魔法词典》第一季全26集下载|百度云网盘

    《吧布的魔法词典》第一季全26集下载内容简介:《吧布的魔法词典》讲述了生活在字母村庄的吧布和其它小动物通过聪明智慧完成一项项任务的故事,故事是由26个英文字母物形象,通过有趣日常生活向小朋友表达善意和团队解决任务的能力,适合小朋友观看,动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朋友事中既能轻松的学习单词,也能通过情节快速明白单词的意思,片尾还有相同首字母的单词扩展,明理知性而后学而有思。一入魔法词典,和小精灵芭比一起探索字母村庄吧!资源介绍:名称:吧布的魔法词典第一季类型:动画语言:中文中文字幕格式:m4集数:26集每集时长:13分钟左右分辨率:1920×1080适合年龄:2-4岁下载方式:百度网盘《吧布的魔法词典》第一季全26集目录:第01集吧布的口袋第02集罗茜的彩虹第03集爱玛的鸡蛋第04集佩吉的粉红色第05集大卫的甜甜圈第06集兰的冰块第07集佐罗的之字形第08集麦鼠的地图第09集艾丽斯的苹果第10集弗兰克的花第11集汉娜的房子第12集皮特的纸和铅笔第13集里奥的信第14集麦鼠的月亮第15集南希的果仁第16集博比的香蕉第17集凯利的钥匙第18集佩吉的公园第19集汤米的树第20集维纳斯的小提琴第21集史蒂夫的甜蜜的蛋糕第22集雪诺的圣诞节第23集乔治的吉他第24集杰希的果汁第25集昆西的女王第26集麦鼠的牛奶...

    2023-03-25 词典魔法 词典魔法的意思是什么

  • 《成语探源辞典》朱瑞玟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成语探源辞典》【作者】朱瑞玟编著【页数】648【出版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ISBN号】7-81039-657-9【价格】56【分类】汉语-成语词典成语词典-汉语【参考文献】朱瑞玟编著.成语探源辞典.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图书目录:《成语探源辞典》内容提要:《成语探源辞典》内容试读第一部分儒家典籍《大学》悖人悖出eirùeichu《西游记》七O:“长老,你果是救得我回朝,没齿不忘大恩!”悖:不合道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出处K大学》三:“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也形容胡乱得来的钱又胡乱花掉。△清·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杨潮观《吟风阁杂剧·汲长衢矫诏发仓》:也。”没世:终身。“就是悖入悖出,也须好去好来。谁知陪着日新月异rixiyueyi我小忠小信,不得他大慈大悲。”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原指不【出处】《大学》一O:“是故言悖而出断修养新品德。后形容不断发展、进步。△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明·黄淳耀《陶庵集·陆买王思诚录序》:豁然员通huoraguàtog“诸子奋志进修,日新月异.”豁然:开阔通达的样子:贯通:透彻地【出处K大学》二:“汤之盘铭日:苟日了解。形容一下子就明白了。△清·文康新,日日新,又日新。’”汉·贾谊《治安《儿女英雄传》一O:“恰才听了张家姑娘策》:“弃礼谊,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这番话,心中豁然贯通。”岁不同矣。”【出处】《大学》五:“至于用力之久,而如见肺肝r心jiafeiga一且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好像看见了肺和肝。比喻心思被看得到。”清清楚楚。△《晚清文学丛钞·大马扁》君子慎独j加zTheèdu四:“奈佘成各视他如见肺肝,任他说的天君子:人格高尚的人;独:独处。人格高花乱坠,总如充耳不闻.”尚的人注重修养,独处之时也很谨慎。△【出处】《大学》六:“人之视已,如见其魏·曹植《卞太后诔》:“祇畏神明,敬惟慎肺肝然,则何益矣?”独。”生财有道hegcaiyoudao【出处K大学》六:“君子必慎其独也。”道:原则。原指开发财源有一定的原没齿不忘mochiùwag则。后形容善于经商,很会挣钱。△《晚清没齿:终身。终身不忘。△明·吴承恩文学丛钞·官场维新记》一四:“生财有道2第…部分儒家典籍利尽矿山,承乏无人差兼营务。”【出处】《大学》二:“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出处】《大学》一○:“生财有大道:生其极。”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心不在焉xmùzàiya则财恒足矣。”焉:于此。心不在于此。形容思想不集生财之道hegcaizhTdào中。△老舍《四世同堂》八O:“在瑞宣心不原指开发财源的原则,后指发财的门在焉的时节,猛然看见她,他仿佛不大认路、办法。△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三识她了:…”十:“调换营官更是统领一件生财之道:倘【出处】《大学》七:“心不在焉,视而不然出了一个缺,一定预先就有人钻门路,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送银子。”心广体胖xmguǎgt1a【出处】《大学》一O:“生财有大道:生胖:安泰舒适。原指心境开阔坦荡,身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体安泰舒适。后形容心情舒畅,身体健壮。则财恒足矣。”△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大家现在都说灾官’“灾官’,殊不知‘心广体十目所视,十手所指himùuǒ胖’的还不在少呢。”hi,hihǒuuǒzhI【出处《大学》六:“富润屋,德润身,心十目、十手:表示人多。观看、监督的人广体胖。”很多。△宋·陆九渊《与严泰伯三首》一:止于至善zhTyuzhiha“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庸敢有戏论乎?”至善:最完美的境界。达到最完美的境【出处】《大学》六:“曾子日:‘十目所界,在最完美的境界之中。△鲁迅《而已集视,十手所指,其严乎?””·黄花节的杂感》:“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无所不用其极wuuǒuyòg‘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qiji东西。”原指无处不用尽心力。后多指任何极【出处】《大学》六:“大学之道,在明明端的手段都使出来。△老舍《四世同堂》六德,在止于至善。”朱熹注:“止者,必至于九:“蓝东阳有了丰富的诗料,他无所不用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其极的嘲弄、笑骂、攻击大赤包。”也。”《中庸》半途而废àtuerfèi《三国演义》一一四:“臣已得祁山之寨,正欲收功,不期半途而废。”废:废止。半路上就停了下来。比喻事情还没有完成就不做了。△明·罗贯中【出处】《中庸》一-一:“君子遵道而行,《中庸》3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涂:途继承前人的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并行不悖igxigùei老舍《四世同堂》三八:“父亲是上足以承悖:抵触。同时进行,不相抵触。△明·继祖父的勤俭家风,下足以使儿子受高等海瑞《启刘带川两广军门》:“用兵安民,并教育的继往开来的人。”行不悖。”【出处】《中庸·序》:“若吾夫子,则虽【出处】《中庸》三O:“万物并育而不相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有贤于尧舜者。”不偏不倚ùiauyT困知勉行kùzhTmiaxig没有偏向,没有倾斜。原指既不过分,克服困难而得到知识,勉力行动去建又无不及,是儒家提倡的一种处世哲学。立功业。△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生后用来形容公正,不偏担。也形容对原则知安行者,智也:学知利行者,仁也:困知问题不置可否,抱中立态度。也形容正中勉行者,勇也。”目标。△1.鲁迅《彷徨·高老夫子》:“只【出处】《中庸》二O:“或生面知之,或要办理得人,不偏不倚,合乎中庸,一以国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粹为归宿,那是决无流弊的。”2.清·吴趼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九:“不料鄞其成功一也。”朱熹注:“以其等而言,则生县县大老爷从门前经过,这盆水不偏不知安行者,知也:学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倚,恰恰泼在县大老爷的轿子顶上。”勉行者,勇也。”【出处】《中庸》二:“仲尼日:‘君子中拳拳服膺quaquafuyig庸,小人反中庸。’”朱熹注:“中庸者,不偏拳拳:恳切的样子:服:信服;膚:胸。衷不倚,无过不及。”心信服,牢记在心。△宋·楼钥《攻魏集: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j祭族兄心上人》:“我恐不称,服青拳拳。”yiqirezhTdao,huazhiqi【出处】《中庸》八:“得一善,则拳拳服rezhihē猜而弗失之矣。”即:就;道:方法;还:返。就用那个人对人存政举recuzhegjǔ付别人的方法,反过来对付他自己。△鲁举:推。掌握政权的人在,他的政治主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张就能推行。△明·张居正《答河道吴自“于骂人者则骂之,讥人者则讥之。这并不湖言得积逋疏海口》:“以此知天下事无不错,正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为之事,人存政举,非虚语也。”虽然也是一种报复’,而非为了自己。”【出处《中清》二O:“其人存,则其政【出处1《中庸》一三:“故君子之治人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人-己百reyTjTǎi继往开来jiwǎgkailai别人做一次,自己做一百次。形容不甘第一部分儒家典籍落后,用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从山区矣,苟不取陈语以相证,恐听者益以骇愕,来的李大姐,以人一已百的精神苦读外语,终于攻克了这座“碉堡”。【出处】《中庸》二九:“上焉者,虽善无【出处】《中庸》二O:“人一能之,已百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喜怒哀乐xiùaiIe必明,虽柔必强。”欢喜、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肆无忌惮iwujidà感情。△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肆:放肆;忌惮:顾忌。肆意妄为,无所阶级性”》:“‘喜怒衰乐,人之情也’,然而顾忌。△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二四: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这里归他一人独办,更可以肆无忌惮,任哪会知道北京拉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所欲为。”【出处】《中庸》二:“君子之中庸也,君《出处】《中庸》一:“喜怒哀乐之未发,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也。”送往迎来ogwagyiglai行远自迩×igyuaziěr往:去。送走离去的人,迎接前来的人。自:从;迩:近。走远路,要从最近的指交往应酬。△汉·晁错《说文帝令民入步开始。表示事情进行有一定程序,由浅粟受爵》:“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入深,循序渐进。△清·张伯行《国学录集孤长幼在其中”粹》三:“学者不可不志于远大,亦不可骤【出处K中庸》二O:“送往迎来,嘉善期乎远大。盖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也。”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出处《中庸》一五:“君子之道,替如我行我素wǒxigwoù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角单。”素:本来的,原有的。我按照我的惯例一轨同风yTgutto6gfeg去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五六:风:风俗。一致的车轨,相同的风俗。比“所以这件事外头已当着新闻,他夫妇二喻国家统一。△唐·房玄龄《晋书·苻坚人还是毫无闻见,依旧是我行我素。”载记》上:“敦至道以厉薄俗,修文德以怀【出处】《中庸》一四:“君子素其位而远人。然后一轨九州,同风天下。”行,不恶乎其外。素富费行乎富贵,素贫贱【出处《中庸》二八:“今天下车同轨,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书同文,行同伦。”《汉书·王吉传》:“六合患难。”同风,九州共贯也。”无征不信wuzhěgùxi一孔之见yTkǒgzhTjicà征:证明。没有经过证明,人们不相信。从一个小窟癃里所看到的。比喻狭做、△明·李贽《复宋太守》:“且无征不信久片面的见解。△毛泽东《中国革命的战咯《论语》5问题》:“有一种人,抱着-技之长和一孔言,隐恶而扬善。”之见,再也没有进步,…”预则立,不预则废y心z1i,ù【出处】《中庸》二八:“生乎今世,反古y心Zefèi之道。”郑玄注:“反古之道谓晓一孔之人立:成;废:败。事前有准备就成功,没不知今王之新政可从。”有准备就失败。△毛泽东《论持久战》:一言而尽yTyaerji“‘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一句话就把意思表达完全了。△宋·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陈师道《后山谈丛》三:“人千言而尽,榫一【出处】《中庸》二O:“凡事预则立,不言而尽。”预则废。”【出处《中庸》二六:“天地之道,可一至死不变zhiǐ心ià言而尽也”到死也不改变。△清·曹雪芹《红楼隐恶扬善yTeyagha梦》七八:“谁知他平生为人聪明,至死不隐讳别人的坏处,宜扬别人的好处。△变,…为明·施耐庵《水浒》三三:“他和你是同:【出处】《中庸》一O:“国无道,至死不官,虽有些过失,你可隐恶而扬善”变,强哉娇!”【出处】《中庸》六:“舜好问而好察迩《论语》哀而不伤aieruhag的。形容无所事事。△鲁迅《花边文学·北悲哀而不过分伤心。形容诗歌、音乐等人与南人》:“北方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含优雅的哀调而感情适度,不过分。后比心’,…就有闲阶级而言,我以为大体是喻做事不过头。也形容神色悲哀,但不是的确的。”真的伤心。△1.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出处《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她喜欢打粉,感意有朋友,可是这都不过所用心,难矣哉!”是一些小小的,哀而不伤的,青春的游彼哉彼哉ǐzāiǐzai戏。”2。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四:他呀,他呀。表示那视某人之辞。△汉“王爵与王惠哭做了一团,四个妇人也陪·但宽《盐铁论·杂论》:“车丞相即周、鲁出了哀面不伤的眼泪。”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出处K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彼哉!”淫,哀而不伤。”【出处《论语·宪问》:“或问子产。子饱食终日ǎohizhogri日:‘惠人也。’问子西。日:彼哉,彼哉!’”终日:度过一天。整天只是吃得饱饱屏气敛息Tgqiliǎxi6第…部分儒家典籍屏:抑止;敛:约束。抑制住呼吸,尽量须请教宗旨如何。”不出声音。形容恭谨畏惧的情态。△清·【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三八:“瞿耐庵道:不耻下问。”‘太太说得是,说得是!’连连屏气敛声,不不教而诛ùiiàorzhū敢作声。”不进行教化,一·有犯法的人就杀戮或【出处】《论语·乡党》:“鞠躬如也,屏惩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二四:气似不息者。”疏:“屏藏其气,似无气息者“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利害,不忍不教而也。”诛。”【辨正】一说,语出《五代史·李存进【出处《论语·尧日》:“不教而杀谓之传》;“魏人屏息畏之。”这里的“屏总”,即虐。”《论语》中的“屏气似不息”。考其源,当为【辨正】一说,语出《前子·富国》:“不《论语》。教而诛,则刑紫而邪不胜。”首子的“不最屏气凝神igqiighe而诛”即祖师孔子的“不教而杀”。考其源,屏气:抑止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当为《论语》。小心专注的情状。△清·刘鹗《老残游记》不念l旧恶ùiàjiùe二:“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不记过去的怨仇,不计较以往的过错。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汉·韩婴《韩诗外传》一O:“百姓见之,敢少动。”必知君不念旧恶,人自安矣。”【出处】《论语·乡党》:“屏气似不息【出处】《论语·公冶长》:“伯夷、叔齐,者。”《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于不念旧恶,怨是用希。”神。”不求闻达ùqiúweda博施济众6hTjizhog闻:闻名达:显达。不求名声显赫。形济:接济,帮助。给很多人施舍和帮助。容安于默默无闻的处境。△三国·诸葛亮△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二七:“就是《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你老弟,每月印结分的好,也不过几十两诸侯。”银子,还没有到那‘博施济众’的时候,我【出处K论语·颜渊》:“子张对日:‘在也劝你不必出这种冤钱.”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日:‘…在邦必【出处《论语·雍也》:“子贡日:‘如有达,在家必达。’”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不舍昼夜uhězhouye不耻下问ùchTxicàwe舍:停留。日夜不停。原比喻时光不停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地位比自己低地流逝。后比喻不分日夜地勤奋工作或学的人清教为耻。形容虚心求教。△清·刘习。△东汉·班固《汉书·张散传》:“今陛鹗《老残游记》七:“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下游意于太平,劳精于政事,壅壅不舍昼···试读结束···...

    2023-02-23 成语词典epub 成语词典epub下载

  • 《简明中国古代文化史词典》任道斌,李世愉,商传|(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简明中国古代文化史词典》【作者】任道斌,李世愉,商传【页数】568【出版社】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04【ISBN号】7-5013-0574-9【价格】$15【分类】文化史(地点:中国年代:古代学科:词典)【参考文献】任道斌,李世愉,商传.简明中国古代文化史词典.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04.《简明中国古代文化史词典》内容提要:《简明中国古代文化史词典》内容试读1远古(约170万年一4千年前)潭洞,故名。他们生存相当于北京猿人的晚期,即距今约二十余万年左一、原始文化右,为较晚的猿人之一。金牛山人我国旧石器早期的原元谋人我国旧石器初期的原始始人类,头骨化石与若干体骨、肢骨人类,两颗门齿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化石发现于辽宁营口金牛山,故名。县,故名。生存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生存距今约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左右,是我国至今所发现的最早原始人类。头骨较北京猿人为进步,与陕西大荔蓝田人我国旧石器初期的原始猿人接近,为早期智人类型之一一。人类,一具不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发现大荔人我国旧石器早期的原始于陕西蓝田,故名。其脑量略超过现人类,其完整头骨化石发现于陕西大代猿类中的最大脑量,约为七百八十荔县甜水沟,故名。生存距今约十几毫升,头骨宽阔而圆钝,轮廓呈楔万年,为早期智人的一种古老类型。形。生存期距今约八十至一百万年。,马坝人我国旧石器中期的原始北京人又作北京“猿人”、“中人类,头骨化石发现于广东曲江县马国猿人”。我国旧石器早期的原始人坝镇西南狮子岩溶洞内,故名。生存类,最早发现的头盖骨化石出土于北距今约十万年左右。其头颅骨已比猿京周口店,故名。他们的体质结构已人薄,前额也比猿人高,是从猿人直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但仍遗留一些接发展面来的最早的古人。猿类的性质。平均脑量则为一千雾七长阳人我国旧石器中期的原始十五毫升,是现代人类的百分之七十人类。其上颌骨与牙齿发现于湖北长五,较蓝田人为大。他们使用木器、阳县关老山南坡洞穴,故名。他们的骨器、石器,并能保存火种,彼此间产上颌骨已不象猿人那样显著地向前突生了语言。生存距今五十万年至二十出,表面与现代人相似。生存距今十三万年前。现已发现他们的化石达四」万年左右,是稍晚于马坝人的古人。十个以上,但最早发现的头盖骨化石丁村人我国旧石器中期的原始已在抗日战争中遗失,至今下落不明。人类,其右顶骨化石及牙齿化石发现和县人我国旧石器早期的原始于山西襄汾县丁村,故名。他们的牙人类,其头骨化石发现于安徽和县龙齿具铲形特征,与现代的蒙古人种接远古近,体质比猿人进步而接近于现代始细石器。并使用骨制尖状器,还有人,制作石器较“北京人”大为提石墨磨制的钻孔饰品。属于中期新高,常以交互打击法制造多边形砍砸人,生存距今约二万八干年左右。器,加工更细致。其社会组织大体已,台南人我国旧石器晚期的原始脱离原始群居的乱婚状况,进入血族人类,其头骨化石发现于台湾台南县群婚阶段。生存期距今约六万年至十左镇曾文溪支流菜寮溪,故名。生存万年,为古人中较晚的一种,可能是距今约一万至三万年左右。直接向新人过渡的古人。山顶洞人,我国旧石器晚期的原河套人我国旧石器晚期的原始始人类,三个头盖骨和一些残骨化石人类,其顶骨和股骨化石发现于内蒙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之山古黄河河套地区的萨拉乌苏河两岸和顶洞,故名。他们的体质结构和外宁夏灵武水洞沟一带,故名。他们虽貌,与现代人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使存留着一些原始性,但已接近一般现用石器有的已经过磨光、刮削、钻代人·主要以猎取羚羊等为生,制作孔、刻纹、着色的加工,并能制造骨石器以刮削器为多,可能已学会使用角器、骨针,以渔猎为生,活动范围火,似为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属于扩大了,可能已会用人工方法取火:早期的新人,生存距今约四万年左具有美的观念,能制有孔的小石珠、右。砾石、海蚶壳及刻纹的鸟骨管等装饰柳江人我国旧石器晚期的原始物,并能使用赤铁矿染红,能用善皮人类,其头骨及部分体骨、肢骨化石缝制衣服,出现死者随葬生产工具和发现于广西柳江县通天岩,故名。是装饰品的现象,产生了原始宗教观我国发现的早期新人之一,生存距今念。生存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左右。约四万年左右。资阳人我国旧石器晚期的原始解,山人我国旧石器晚期的原人类,其头骨发现于四川资阳黄鳝始人类,其头骨的颅底部分化石发现溪,故名。他们的头骨已具有现代人于广西来宾县麒麟山盖头洞,故名。他头骨的基本特征,所使用的劳动工具们已没有明显的原始性质,使用着种也有显著的进步,制造出的石器类型类丰富的打制石器,是早期新人之更明显,形式对称均匀,刃部锋利适一,生存距今约四万年左右。用,种类也较多。是较早的新人,生峙峪人我国旧石期晚期的原始存距今约七干五百年左右。人类,其枕骨化石发现于山西朔县峙炎黄子孙即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峪村,故名。他们主要以猎取野马为中华民族,包括汉族、满族、蒙古生,使用直接打击法所制的石核、石族、维吾尔族、回族、藏族、彝族、片,以及用间接打击法制成的小石苗族、瑶族、白族、壮族、土家族、片,有砍砸器、尖状器、削刮器等原高山族等五十多个民族。他们生活在4远古小南海文化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沙丘草原(沙苑)出土文物为标志,一种文化,以河南安阳小南海出土文故名。该地发现大量打制石器,有小物为标志,故名。该地的石灰岩洞中型石片、石瓣、细石核、细石尖、细发现古人类遗留的石器、灰烬及动物石镞、叶形石尖器、刮削器等,制作较骨酪化石,石器有石核、敲砸器和各精细,亦有不明显的磨制痕迹,其时种石片,如尖状器、刮削器等,形制代或可延伸至新石器早期。较复杂。采用石料主要为燧石,以及新石器文化石器时期的晚期文石英、石髓、石灰岩等,有的用石锤化,以磨制石器为其主要特征,并出打制而成,有的直接采自砾石岩面。现陶器。相当于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此处还发现一件带孔石饰。其文化时氏族公社阶段的文化,在我国属距今代约为旧石器晚期,距今一万三千年约四千年至七千年左右的文化。这一左右。文化时期的人类已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台湾长滨文化我国旧石器时代农业,开始定居生活。我国黑龙江流的一种文化,以台湾台东县长滨乡出为域的小南山,黄河流域的大地湾、马土文物为标志,故名。该乡八仙洞上家窑、磁山、仰韶、龙山、大汶口,有十多个大小洞穴,其中乾元、海长江流域的大溪、屈家岭、万岗村、雷、潮音三洞出士的石器有直接取于青莲岗、良渚、河姆渡,珠江流域的海滨的砾石,也有具有第二步加工痕石峡、珠海,西藏的疑拉木等文化,迹的刃边砾石,还有一些则是用石英即为其著名者。石尖块、隧石、玉髓等较细致的材料细石器文化我国新石器时代一制成,加工方法亦较为精细。此外,种持续时间较漫长的文化,其遗存特潮音洞尚发现捕鱼用的骨角器,具有点是普遍使用以玛瑙、燧石等石料,不规则的刮削痕迹,以及骨针等,其用间接打制法或压制法加工而成的细文化时代距今五万年左右。是研究台小石器,器形一般有装、尖状器、刮湾原始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削器、右叶、石片、石核等。大致分中石器文化石器时期的中期文布于北方草原地区,从东北北部,经化,以打制石器进步到磨制石器之间内蒙、山西、宁夏、陕西,到新蛋,不太粗或不太细的石器为其主要特甚至西藏高原一带。据推测,它是随征,属于旧石器文化与新石器文化过着弓箭发明而兴起的一种文化,并在渡阶段的文化。使用这类石器的人草原地区得到充分的发展。群,生存距今约七千年至一万年之磁山·裴李岗文化我国新石间,相当于母系氏族公社最初形成时器时代初期的一种文化,以河北武安期。县磁山与河南新郑县裴李岗出土文物沙范文化我国中石器文化之为标志,故名。这些文化遗存内发现一,以陕西东部朝邑、大荔两县境内有磨制石器工具,以及手制的陶器,原始文化5其中陶器制作较粗糙,火侯较低,少千五百年至七千年的历史,与辽宁新数表面有划纹、乳钉纹等。距今七千乐下层文化、红山文化以及河北磁山至八干年左右,属母系氏族公社逐渐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形成时期的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北捻头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一带,对仰韶文化的产生起到直接的北京平谷县西北方燕山南麓的错河南影响。岸之北捻头。面积约六千平方米,有十万岗村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座半地穴式住房遗址,出土石斧、石湖南临澧县九里乡万岗村,共有六处凿、石磨盘、石磨棒和盘状器、细石新石器早期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器等新石器,以及手制陶器,它们的等文物,距今有七干多年,属四川大年代上限约晚于磁山文化,下限则早溪文化的前身。这些遗址表明,长江于仰韶文化,距今六干五百至七千年流域同样是我国文明的摇篮。博。表明在六千多年前北京地区就西樵山新石器文化造址位于有了以农业为主,过着定居生活的人广东南海县西樵山,出土大量的打制类。石器,其中以石片为多,以交互打击河姆波文化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法,或打制一面后再打另一面而制期的一种文化,以最早发现地浙江余成,两面皆得以加工,有双肩斧状姚县河姆渡村的出土文物为标志,故器、圆肩斧状器、尖状器、刮削器名。该地发掘出大量炭化的远古稻谷等,还出土磨制石器、石斧、石刀、砺及种植水稻的工具骨耜和木耒耜;又石等,有的全身经过琢磨,较为平有带装饰花纹的陶器、磨制精细的骨滑,并发现火侯较低的绳纹、篮纹粗饰、带棉卯的木制建筑构件、骨哨、陶片,有黑胎成红胎。属于新石器早家畜骨骸、木胎漆碗、漆筒等。距今期文化遗存,即母系氏族公社形成阶七干年左右,是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段的遗存,对研究华南地区复杂的原文化。遗存中的水稻,为我国发现的始文化有重要价值。最早人工栽培稻,骨哨与陶埙是我国上宅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北发现的最早原始乐器之一漆筒、漆京平谷县东北方之上宅,面积约五千碗则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古的漆平方米,出士陶钵、陶球、陶罐、陶器。这一文化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杯等三百余件,以陶钵为多,呈深已发现的最早新石器文化,对研究该腹、敛口、圈底等各种不同形状,还地区的早期母系氏族社会有雪要的价出土石器二百余件,以盘状器为多,值。并有石雕小猴等装饰品,形象维妙维新乐新石器文化造址位于辽肖。它们的年代与同县北捻头新石器宁沈阳市北郊断乐。出土磨制石器工文化遗址相类,上限约晚于磁山文具,有石磨盘、磨棒等,并出土压印化,下限则早于仰韶文化,距今有六篦纹陶器、碳化粟粒、精致的木雕和···试读结束···...

    2023-02-23 简明词典是什么 简洁词典app

  • 《文史工具书词典》祝鸿熹,洪湛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史工具书词典》【作者】祝鸿熹,洪湛侯主编【页数】1045【出版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12【ISBN号】7-80518-133-0【价格】$16【分类】文史-工具书(学科:词典)工具书-文史(学科:词典)【参考文献】祝鸿熹,洪湛侯主编.文史工具书词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12.图书目录:《文史工具书词典》内容提要:本书收国内出版的历代和当代各种类型的文史工具书3000余种。《文史工具书词典》内容试读字典1字典此书早于唐时已亡佚,濟代以来古代字书类有各种辑本。本世纪出土汉简有《仓颉篇》,字体则已改为隶书史籀篇了。二汉时将李斯《仓颉篇》、赵15篇。撰者不详。旧说以为是周宣高《爰历篇》、胡毋敬《博学篇》王太史史籀撰。近人确认“籀”是合称《仓颛篇》,又称《三仓》。诵读之意,该书首句可能是“太史均为四字韵语,原以小篆书写,汉籀书”,因取“史籀”名篇,实非代隶书盛行后改用隶书写。合3篇人名。作者应为春秋战国间秦人。为一书,断60字为一章,共55章。原书已佚。今存《说文》中所引为教学童识字的字书。孙星衍辑本《史籀篇》及所录“籀文”223字。字《仓颉篇》有《丛书集成》本,据体与石鼓文及春秋时代秦系金文相《岱南阁丛书》本影印。同.原书大概编成四字韵语,以教学训纂篇童识字,是我国最早的字书。王国维西汉扬雄(前53一18)撰。雄字有《史籀篇叙录》、《史籀篇疏证》。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仓颉篇市)人。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仓又作苍。17章.秦李斯(前280一家。汉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前208)撰。斯字通古,上蔡(今时校书天禄阁,官为大夫。又著有河南省上蔡县)人。始皇时任丞《方言》、《太玄》等。本书为古相。他主张以小篆为标准统一文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西汉元始年字,对汉字统一有一定贡献。又间,.召天下通小学者百余人,令说工书法,相传泰山、琅邪等石刻为文字于未央廷中,扬雄取其有用者他所书。《仓颛篇》为教育学童识以作本书,作为汉时流行的《仓颉字的字书,秦统一文字后又成为小篇》的续篇。此书以60字断为一篆书体的样板。该字书文字多取章,共34章,2040字,原书久佚,《史籀篇》,而书体改大篆为小今有“玉函山房”辑佚本。篆。四言一句,二句一韵,便于诵三仓读。内容夹叙夹议。因属识字课本仓又作苍。指汉时流行的《仓颉性质,故将文义相近的字放在一篇》、《训纂篇》和《谤喜篇》3起,也把偏旁相同的字放在一起,种教学童识字的字书。晋人合称2字典《三仓》,合3书为3卷:上卷,不同传本文字也略有差异。《津逮《仓颉篇》,包括秦李斯的《仓颉秘书》、《学津讨原》、《小学汇篇》、赵高的《爱历篇》和胡毋敬函》、《天壤阁丛书》、《古逸丛的《博学篇》,汉时合3篇为一书》各本均收本书,商务印书馆《丛书,断60字为一章,共55章。中书集成初编》本据天壤本影印。卷,《训纂篇》,西汉扬雄撰。西汉平帝时命爰礼等百余人说字未央廷中,杨雄取其有用之字并改《仓古代字典类颉篇》中字,以续《仓颉篇》,共89章。下卷,《滂喜篇》,东汉贾鲂撰。大抵均四字一句,两句一字林韵,便于诵读,当时用来教学童识?卷。晋昌忱撰。忱字伯雍,任城字。今皆不传。清孙星衍、任大(今山东省济宁市东南)人。任义椿和近人王国维均有辑本。阳王典祠令。为补《说文解字》漏急就篇略,曾检索群书,:搜求异字,著又名《急就章》,汉史游撰。游于《字林》,按《说文》分540部,收西汉元帝时曾官黄门令。精字书,字12824,当时与《说文》并重。工书法,尤善草书。本书是汉代教原书久佚。清任大椿有《字林考学童识字的字书唯一留传下来的一逸》,陶方琦有《字林考逸补本》。部。“急就”是很快可学成之意,《字林考逸》有渭南严氏补刻本。是全书首句的头两字,故以名篇。玉篇篇中分章叙述各种名物。大抵按姓南朝梁陈之际顾野王(519一581)名、饮食、器物、虫鱼、服饰、音撰。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今江苏乐、宫室、动植物、疾病、药品、吴县)人。文字训话学家。初仕官职、法律、地理等分类编成韵梁,陈时官至光禄卿。所著《玉语,多数为七言韵语,每句押韵,篇》于梁大同九年(543)成书。该少数为三言、四言韵语,隔句押书体例仿《说文解字》,分542部。韵。以便于诵习。因供识字用,故但不据形系联,而大致依事物分力求无复字。原书可能用隶书写,类。原本《玉篇》收字16917,每字东汉后盛行章草,书家喜用草书书下先注反切,再引群书训沽,有时写。魏晋时钟繇、皇象、索靖、卫加按语。异体字附后,注明另见。夫人、王羲之等大家均有写本,本材料丰富,训释较完备,是我国第书因此流传不废。后人于末尾也有一部以楷书为正体的字书。唐上元增改。旧分34章,相传三国吴皇象元年(674),出现孙强增字减注本写本为31章,宋太宗所写为34章。和《玉篇抄》一类删节本,原本字典3渐失传。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又重订幕刻于石,使本书影响更大。(1013)陈彭年等据孙强本重修,本书有光绪八年常熟鲍氏后知不足改名《大广益会玉篇》,即今本斋刊本。1936年商务印书馆《丛书《玉篇》,较为简略。清光绪年间集成初编》本据夷门广牍本影印出黎庶昌、杨守敬等在日本发现原本版(与《五经文字》合印为一册)。《玉篇》残卷,存7卷写本,其中五经文字仅22、27卷完整,所收字存2134个。3卷。唐张参撰。参开元、天宝间《玉篇》全书后附《分毫字样》,举明经,后任佐司封郎、国子司列举形体相近字124对,有助于辨业。博通经史,又精字学。大历十字、正字。今流行《玉篇》版本有年,奉诏校勘五经文字,并书于太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元刊学屋壁。后人据开成石刻幕印雕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及中版,成《五经文字》一书。是为辨国书店据泽存堂本之影印本。原本正经传文字形体的字书。该书收经残卷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传文字3235字,依据偏旁部首排于禄字书列。凡160部。所收文字除《易》、1卷。唐颜元孙(?一714)撰。元《诗》、《书》、《礼》.、《春孙字聿修,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秋》五经以外,兼收《论语》、安市)人。官滁、沂、濠三州刺《尔雅》中字。本书据汉熹平石经史,卒赠秘书监。本书专为官吏书和《说文》、《字林》、《经典释写公文时辨别字体而作,事关求得文》等书收经传文字,每字加注读禄位,故名“于禄”。该书以作者音,以反切为主,兼注直音。所注伯祖父颜师古《字样》为蓝本,以反切多与《字林》音相合。经书文平、上、去、入四声为序,又按字自有本书以后有一定淮绳,故对206韵集中排比,分正、俗、通三汉字规范化起了巨大作用。但本书体。先列俗体,指世俗通行字体,分部不合《说文》,有以形旁为部作者认为“唯籍帐文案券契药方,首的,也有以声旁为部首的,甚至非涉雅言,用亦无爽,倘能改革,随意割取偏旁为部首,凌乱不足为善不可加”。次列通用体,指“相法。本书有清“后知不足斋丛书”承久远,可以施表奏笺启尺牍判本从唐石本覆刻,字大清晰,1936状,固免诋诃”。最后列正体,指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经籍所用者,“并有凭据,可以施本据此影印出版,与《干禄字书》著述、文章、对策、碑碣,将为允合为一册。当”.故本书对于研究古今字书,校九经字样定古籍,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侄颜真1卷。唐唐玄度撰。玄度生卒年及卿官湖州时曾亲为书写刻石,后人字、里不详。.唐文宗时官瀚林待4字典诏。奉敕校定石经字体。据张参编》本据小学汇函本影印出版。《五经文字》补其未备,撰集为汗简《新加九经字样》,为辨正经传文4卷。宋郭忠恕(?一977)撰。忠字形体的字书,并与《五经文字》恕字恕先,又字国宝。河南洛阳一同刻于石经之末。本书仿《五经人。后周广顺年间任宗正丞兼国子文字》分76部,收字421个(内重文监书学博士。入宋,太宗召授国子135个),注音多本唐玄宗《开元文监主簿,校刻石经,整理历代字字音义》,不用反切,多用直音,书。工书善画,通小学,尤精篆无同音字者就以四声来调音,如注籀。还著有《佩熊》3卷。《汗出某平、某上、某去、某入。本书简》为宋代集录当时所见古文字体刊定字体的准则,既据《说文》,的专书,取材采自战国时代简帛书又加变通,“与校勘官同商是非,籍,为研究战国文字的重要工具取其适中”(《九经字样序》)。书。本书以《说文》和魏正始石经对于归部困难的统归杂辨部。本书为基础,进一步扩大搜集当时存世有《小学汇函》本、《后知不足斋的其它字书、写本和石刻,汇辑其丛书》本。1936年商务印书馆《丛中的古文字体编成。本书体例全仿书集成初编》本据《后知不足斋丛《说文》,按540部排列,析为4书》本影印(与《佩腾》合印一册)。卷,征引古文凡71家,每字一体,匡谬正俗正文用古体,释文附每字下,用楷8卷。唐颜师古(581一645)撰。书今体。全书正编前有引用书目1师古名籀,以字行。琅邪临沂(今卷,(所征引古文诸书今多不存)山东省临沂县)人,后迁居京兆万后有《叙略》和《目录》各1卷。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境内)。贞观本书书名取典于古人所谓“杀青书中为中书舍人、秘书监。又著有简”,以标明古文渊源所自,说明《汉书注》、《急就篇注》等。本古文源于古人用以书简之文字。本书为未完成之作,其子杨庭编为8书于1983年12月由中华书局选用卷,唐高宗永徽二年(651)上于朝《四部丛刊》影印清代冯舒本,并廷。宋时改题为《刊谬正俗》(避与夏竦《古文四声韵》合印出版,宋太祖赵国胤讳)。本书刊正误解由李零、刘新光整理成书。字义与误读字音,指陈前人对《论佩能语》、《尚书》、《礼记》、《春3卷。宋郭忠恕撰。本书取《诗·秋》、《史记》等书传之误解,并卫风·就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订正书籍传写之误及俗语俗音之機”一语作为书名,谓书可解决疑失,计收182条,可供学者参酌。难如同古时以象骨制成的端(既作1936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饰物也可解结的锥子)可以解结一6字典小异,概以俗谬斥之。虽或失之太班马字类拘,然有功于小学甚大。”本书附5卷。宋娄机(1133-1311)撰。录有辨证6篇:①联绵字,②形声机字彦发,嘉兴(今浙江省嘉兴相类字,③形相类字,④声相类市)人。乾道进士,官至礼部尚字,⑤笔迹小异字,⑥上正下讹书兼给事中、参知政事,卒赠金紫字。皆剖析毫厘,至为精密。但过光禄大夫。家富碑版图籍,精于文于泥古,不免错误。有上海涵芬楼字,深于书学。另著有《汉隶字据宋精钞本影印本、1936年商务印源》、《广干禄字书》。本书博采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班固《汉书》、司马迁《史记》中字通古字、僻字及假借通用之字,分四1卷。宋李从周撰。从周字肩吾,声编次。平声分2卷,上、去、入临邛(今四川省邛睐县)人,一说各1卷。全书辨别音声,说明假彭山(今四川省彭山县)人。曾从借,考证训诂,引用原注。后李曾魏了翁问学并深得魏之称赞。本书伯又撰《补遗》,原义有缺者,补旨在据《说文》校隶楷偏旁,阐明于本字之下,字有缺者,补于本韵隶书源流。篆文大字,隶书夹注,之后。本书有《后知不足斋丛书》分89类,收601字。所引《说文》与本等。1936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今本小异。书末附纠正俗书82字,成初编》本据涉闻梓旧本影印出对不见于《说文》的后起字斥之为版,附有李伯曾《补遗》。“非”,不免拘泥迂腐,难以通龙龛手鉴行。1936年商务印书馆据《知不足原名《龙龛手镜》,宋人刊印时因斋丛书》本影印出版。避赵镜(宋太祖的祖父)讳而改称字说《龙龛手鉴》。4卷,辽释行均24卷,一说20卷。宋王安石(1019(字广济)撰。本字书为帮助僧徒或1021一1086)撰。安石字介甫,识字念经而编。收字26433个,注文小字獾郎,晚年号半山。世称荆163177字,总共189610字。本书编公,卒谥文。著有《三经(诗经、制不同于《说文》、《玉篇》,以尚书、周礼)新义》、《王文公文偏旁分部,共242部,最后为无法归集》。元丰三年(1080)成《字类的杂部。全部部首之字按平、说》一书,杂糅释老,解说文字上、去、入四声分为4卷。各部中多不从《说文》和传统说解而自的字再按四声排列,每字下仿《干创新说,过分强调形声字声旁有禄字书》列各种异体,分别注明义,把形声字都说成会意字,因而正、俗、古、今、通、或作、变体颇多穿凿附会的臆说。虽流行于一等,收录了大量宋代以前的异体时,终为人所摒弃。本书已供。·字、简化字。于《说文》、《玉···试读结束···...

    2023-02-23 工具书词典推荐 工具书词典有哪些

  • 《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吴枫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简明中国古籍辞典》【作者】吴枫主编【页数】1124【出版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05【ISBN号】7-80528-069-X【价格】11.30【分类】古籍(学科:词典地点:中国)【参考文献】吴枫主编.简明中国古籍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05.《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内容提要:《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内容试读一画-1画,善医术,著有《一瓢斋诗存》六卷。薛氏为叶燮门人,此书论诗画多申师说,强调“学诗须有才思,有学力,尤其有志气,方能卓然自立,与古人抗衡”。“若亦步亦趋,【一层楼】长篇小说。清尹湛描写古人,已属寄人篱下。”但亦有纳希(1837一1892)撰。三十二与其师观点不同之处,如对孟浩然回。作者出生在卓索图盟土默特右诗的评价,以及诗的源流正变等。旗(今辽宁北票下府乡)蒙古贵族有乾隆五十九年扫叶村庄精刻本。世家。自幼博览群书,精通蒙、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汉、满、藏等多种民族语言文字,维沫校注本,与叶燮《原诗》、沈德擅长山水花鸟画。是书约当同治十潜《说诗晖语》合为一册,收入《中年(1871)前后成书,凡二十余万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字。取材鸦片战争以后蒙古族封建【一切经音义】佛经音义注社会日趋黑暗腐朽的现实生活。故释。①亦名《大唐众经音义,习称事以璞玉、炉梅、琴默、圣如等青《玄应音义”。唐释玄应撰。二十五年的爱情为线索而展开,着力描写卷,后出别本间作二十六卷(系将了他们的爱情遭到以贲侯为代表的卷三、四析为卷三、四、五)。玄应封建制度的无情摧残,反映在封建为长安(今陕西西安)大慈恩寺翻贵族压制下广大青年要求婚姻自译僧,兼通释儒,字学尤精。以北由,也反映了封建制度下受剥削的朝齐释慧道《一切经音名目不显,贫苦收民的悲惨生活,和呻吟在封因著此编。书成于贞观未年。为现建科举制度下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有佛经音义最古之作。体例近于唐的命运。继承了蒙古族文学现实主陆德明《经典释文》。于四百五十四义传统,借鉴汉族优秀文化遗产,颇部佛教著作中录出梵文汉译和生僻受曹雪芹《红楼梦》的影响,其情字词,加以注释。每卷先列注经名节曲折,结构严谨,人物刻画生目,再按各经卷次解说。每字词先动。与姊妹篇《泣红亭》均为蒙古标音,后释义,兼辨异体,均博引族文学史上著名长篇小说。有一九群籍训诂,以相印证。所释普通词六四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甲乙木译语几居全书之半,兼有佛学词典和铅印本。普通词典的双重功用。征引古字书【一鸣集】即《司空表圣文及传记多至百数十种,保存大量古集》。籍佚文与异文,甚多可取。清任大【一斋书目】即《世善堂藏书椿《字林考逸、孙星衍《苍颉篇》目录》。辑文皆取资于此书。惟泥于等韵之【一黑诗话】清薛雪(1681一说,疏于通转假借;所注音义详略1770)撰。一卷。雪字生白,号一不均,间失参照。清乾隆间武进庄瓢,江苏苏州人。博学多能,工诗忻刊单刻本颇佳。一九三五年上海2一画乙二画二影印碛沙藏本为今最古之本。②亦气象等内容,对有些天象做了比较名《大藏音义,习称《慧琳音义》。符合实际的推测。例如,依据风力唐释慧琳(737一820)撰。一百对树木的影响和损坏程度把风力分卷。慧琳姓裴,西域疏勒国(今新疆为八级:一级叶动,二级鸣条,喀什噶尔)人,古印度不空法师弟级摇枝,四级堕叶,五级折小枝,子,后居长安(今西安)西明寺(一六级折大枝,七级折木、飞沙石,八说大兴善寺),贯通儒释,尤精印度级拔树及根。保存了古代典籍和天与中国文字声韵之学。书成于唐宪文星占资料。成书于显庆元年(656)宗元和二年(807)或五年(810),稍后。收入《十万卷楼丛书初编,历时二十余年。体例本于唐释玄应另有《丛书集成初编》本。《一切经音义¥。依《开元释教录》入藏经目,于汉唐一千三百部五千七百余卷佛教著作中选择词语作注,总约六十万字。为现存佛经音义中画集大成之作。全书释义多本《说文、《字林》、《玉篇》。取音多据《韵诠》、《韵英》、《考声切韵》。对《苍颉篇》、【-】(三苍》、《字书》等征引甚多,亦旁及包咸《论语》注,郑众《考工记》【二石传】传记。晋王度撰。注,贾逵、服虔《春秋传》注,许二卷。度官至尚书,北中郎参军。慎《淮南子》注等。在古辞书中,是书记十六国后赵石勒、石虎事援据古籍之多,保存佚文之富,首迹。卷一石勒,卷二石虎。久佚。推此书。有日本单刻本,收于《续清汤球有辑本一卷,约千字,收入藏经》和《频伽藏。清光绪间陈作《史学丛书》。另有《丛书集成》霖著有本书《通检》。本。,【乙巳占】天文书。唐李淳【二程集】即《二程全书。风(602一670)撰。十卷。淳风岐【二十二子】丛书。清光绪中浙州雍县(今陕西凤翔)人。曾任朝议江书局辑。汇刻老子》、《庄子、《管郎、秘阁郎中、太常博士、太史令子》、《列子》、《墨子》、《荀子》、《尸等职。因修国史有功,封昌乐县男子》、《孙子》、《孔子集语》、《晏了爵。与傅仁均争论历法,造浑天春秋》、《吕氏春秋》、《贾子新书》、仪,增加赤道、白道、黄道三环。《春秋繁露”、《文子繽义》、《扬子著《法象志》、《隋书·天文志》、法言》、《黄帝内经”、《竹书纪年》、《晋书·天文志》等,造《麟德历,《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对天文、历法有较大贡献。其书系《文中子》、《山海经》等周、秦、将唐以前数十种星占书,分类汇编两汉诸子二十二种。各家主要著面成。是目前仅见的少数几部星占作均已收入,颇便阅读。所据均为书之一。除星占术外,还有天文、明代精刻、清代学者校订之本,如二画二3华亭张氏《老子》,顾氏世德堂《庄性即是理。提出天理与人欲对立,子》,吴郡赵氏《管子》,阳湖孙氏生性与气禀对立。宜扬“在天为《孙子》、《晏子》等,均以精审著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称。有清光绪中浙江书局刊本。为心,其实-…也”,又宣扬礼即天【二程全书】哲学著作。宋程颢理,“无人欲即皆天理”,这是同道、〔1032-一1085)、程颐(1033一1107)释合流的僧侣主义人性论。有《四撰。六十五卷。颢字伯淳,洛阳人,世部备要为本。一九八一年北京中华称明道先生。嘉祐进上,为鄄(今陕西书局排印时改题《二程集》。户县)、上元主簿。神宗熙宁初,为太【二十四画品】画论著作。清黄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与王安石钺(1750一1840)撰。一卷。钺字左议新政不合,退居洛阳。哲宗立,君,号左田,当涂(今属安徽)召为宗正丞,未赴而卒。顾字正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是叔,世称伊川先生。哲宗初,为崇编仿司空表圣《诗品》之体例,评政殿说书、西京国子监管勾监事。画分为二十四品,即气韵、神妙、绍圣中,以党论放归。徽宗即位,高古、苍润、沉雄、冲和、澹远、遇赦归洛阳。兄弟二人俱学于周敦朴拙、超脱、奇翻、纵横、淋腐、颐,同为北宋唯心主义理学创立荒寒、清旷、性灵、圆浑、幽邃、者。后世合辑二程著作为是书,包明净、健拔、简洁、精谨、隽爽、括《二程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空灵、韵秀。后人指出其中气韵、卷(行状)、《二程外书》十二卷性灵二说用以品画未必成论,二者(以上宋朱熹编集),《明道先生文皆当画之灵魂,犹如人必备精神同集》五卷、《伊川先生文集》八卷、理。有《翠琅纤馆丛书》本,《四《伊川易传》四卷、《程氏经说》八铜鼓斋论画集》刻本。卷及《二程粹言》二卷(以上宋杨【二十四诗品】即《诗品》。时编集)。在字宙观上,提出以理作【二主起居注】见《南燕录*。为世界万物的本体,它既是自然界【二酉堂丛书】一名《张氏从最高原则,也是社会最高原则,认为书》。清张澍辑。二十一种,二十七理既能生万物,又能统辖万物。理卷。澍字时霖,一字伯瀹,号介在气先,理是第一性的,气可以消侯,又号介白,武威(今甘肃武灭。鼓吹“天地万物一体之仁”,通威)人。嘉庆进士,官云南石屏过“物我合一”去论证“天人合知县。初主讲兰山书院,纂《五凉一”。在认识论上,提倡格物致知。认旧闻》四十卷。后收关陇著述,所为格物即穷究物理,但不是明物之辑上自周、秦,下至隋、唐,有关陕理,而是明心之理,即认识天理,西、甘肃人著作与陕西、甘肃古代以防止人们“因物而迁”。反对闻见地理书辑佚本,共二十四种。即籍之知,轻视感性知识,注重内心的非乡邦,孤本罕见,亦为收集,得封建道德修养,鼓吹神秘主义的十二种。道光元年(1821)刊刻,诚、敬。在人性论上,主张性善,余十五种,未能续刻。西北地方文二画6国间搜集在一起的《周易》“草疏”,四卷,附录二卷。任臣字志伊、含有许多重要哲学思想资料,对后尔器,号托园。仁和(今浙江杭州来中国哲学史影响很大。后来的中市)人,康熙间举博学鸿词,官翰国辩证法思想,往往是以注解《易林院检讨。书成于康熙八年(1669)。传》、《易经》的形式出现。版本同包括吴十四卷、南唐二十卷、前蜀《周易》。十三卷、后蜀十卷、南汉九卷、楚【十诵律】佛教戒律译著。后秦十卷、吴越十三卷、闽十卷、荆南弗若多罗(?)与鸠摩罗什(343四卷、北汉五卷,·国纪年、世系、413)共译。六十一卷。先是弘始地理、着镇、百家五表六卷。未附六年(404)鸠摩罗什与罽宾律师弗《拾遗》、《备考》各一卷。纪、世若多罗居长安中寺已译出多半,二家、列传三目分述。又自传文,订人先后辞世。龟兹僧昙摩流支续正史料,剔除旧说讹谬。五表组织译,成五十八卷。后经圜宾僧卑摩精严,尤多拾散缀零之功。唯无罗义订补,成六十一卷。为佛门四原始资料,间失于熔铸剪裁,亦有律之一。属小乘佛教二十部(流派)所遗漏。初刊于康熙十七年。乾隆之一的“说一切有部”的根本戒间凡两刻,嘉庆、咸丰间各一刻。律。佛家称识记戒律而默修持谓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版徐敏霞、周诵,故名。南朝宋以北方元魏时莹点校本,附有人名索引。期,盛弘法戒,得以流行。其律学【十药神书】·医书。元葛可久巨匠法颖(416一482)著有《十诵(1305-1353)撰,一卷。可久名羯磨”。其它三律:《四分律》、《僧祇乾孙,长州(江苏吴县)人。其父律》、《五分律》相继译出,次第流应雷为当时名医,可久继承家学,行。隋唐时期《四分律》广行于行医三十余年,尤以治虚损症著世,收入《中华大藏经。名。撰有《医学启蒙》及《经络十【十二门论】佛教经论。古印二论》,但两书已不传。本书共立十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383一首方剂: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413)译。一卷。弘始十一年(409)汤、保和汤、保真汤、太平丸、沉译出。为中国佛教三论宗所依据的香消化丸、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主要经论之一。以《观因缘门》及丹。方后详述组成、药量、服法和《观生门?等十二门解释一切有为辨证加减用药,附有汤头歌与加减无为诸法皆空之义,论证以《般若歌。明清以来,引用此书者甚多。经》为中心的大乘佛教学说。有吉后经陈修园于每方后加按语,分析藏《十二门论疏》二卷及《略疏各方的组成与作用,肯定《十药神一卷,元康《十二门论琥》三卷,书方疗效,使之更为完善。有法藏《十二门宗致义记》二卷。收《大醴医书十种》本,清减丰七年入《中华大藏经。。(1857)文奎堂刊本,一九五六年【十国春秋】纪传体史书。清人民卫生出版社单行影印本。吴任臣(?一1689)撰。一百-十【十七史商捷】史评。清王鸣6國十盛(1722一1797)撰。一百卷。鸣十卷。《礼记》用汉郑玄注,唐孔盛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晚颖达等正义,称《礼记正义”,六十号西祉居士,嘉定县(今属上海三卷。《春秋左传》用晋杜预注,唐市)人。乾隆间中进士,官至内阁孔颖达等正义,称《春秋左传正学士兼礼部侍郎。书成于乾隆五十义》,六十卷。《春秋公羊传》用汉何二年(1787)。上起《史记》,下迄五休注,唐徐彦疏,称《春秋公羊传代,沿宋人习惯称十七史。又论及注疏,二十八卷。《春秋穀梁传》用《旧唐书、《旧五代史》,故实为十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称《春秋九史。多为校勘文句、考订史实、穀梁传注疏》,二十卷。《论语用魏评议史书和人物。详于舆地、职何晏等注,宋邢昺疏,称《论语注官,于《汉书》和新旧《唐书》,功疏”,二十卷。《孝经》用唐玄宗注,力尤深。以考订为主兼议论,对研宋邢昺疏,称《孝经注疏),九卷。《尔究正史有重要价值。有广雅书局雅》用晋郭璞注,宋邢胬疏,称本,从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一九《尔雅注疏》,十卷。《孟子》用汉赵岐五九年重印本。注,宋孙奭疏,称《孟子注疏,【十八家诗抄】总集。清曾国十四卷。南宋绍熙间,三山黄唐始藩编。二十八卷。有《曾文正公全有合刊本。清乾隆初有武英殿本,集》已著录。收魏晋至宋金著名诗其后嘉庆间阮元又据宋本重刊,并人十八家诗凡六千五百余首。即曹加校勘,称阮本。附有《十三经注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明疏校勘记》;另有一九五七年北京中远、谢跳、李白、杜甫、王维、孟华书局排印本。浩然、韩愈、白居易、李义山、杜【十六国年表】①清张愉牧、苏东坡、黄山谷、陆游、元遗撰。一卷。愉曾字庭硕,徽州(今山等。所收多为名家名作,历来被安徽欲县)人。明屠乔孙等伪本视为较好的诗歌选本,影响颇大。《十六国春秋。缺表,故愉曾仿有同治十三年(1874)传忠书局刻《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补之,条本,后收入《曾文正公全集。理分明,便于寻览。有《昭代从【十三经注疏】儒家经典。宋书》本、《二十五史补编》本。②佚名编。四百一十六卷。《周易》用魏清孔尚质撰。二十二卷。尚质字元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颗达等正义,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是书称《周易正义gt,十卷。《尚书》用伪孔虽名年表,实非司马迁所创年表之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称《尚书体,仅将伪本《十六国春秋》列传正义》,二十卷。《毛诗》用汉毛公传,改为编年。体例多不允洽,纲目互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称《毛异。惟书末附《舆图考一卷,古诗正义》,七十卷。《周礼》用汉郑名今地,排比颇明,易于寻览。有玄注,唐贾公彦疏,称《周礼注《昭代丛书》本。疏》,四十二卷。《仪礼》亦用汉郑玄【十六国春秋】纪传体史书。注,唐贾公彦疏,称《仪礼注疏》,北魏崔鸿(?一525?)撰。-一百卷。···试读结束···...

    2023-02-23 中国古籍 简明介绍 中国古籍介绍

  • 《传统语言学辞典》许嘉璐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传统语言学辞典》【作者】许嘉璐主编【页数】693【出版社】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08【ISBN号】7-5434-0570-9【价格】11.50【参考文献】许嘉璐主编.传统语言学辞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08.图书目录:《传统语言学辞典》内容提要:《传统语言学辞典》内容试读a1A阿摩利谛印度僧人。《大藏字母文安吉清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字陀罗尼经》署名阿摩利谛译,今人人。字汇占,号古琴。研治韵学。著李新魁推断,此书原作者即为阿摩利有《六书韵征》(又名《谐声韵征》)16谛,书后有康熙四十一年(1702)字卷。事迹见《许学考》。样,成书当于此年之前。2aB八分文字学术语,字体名,即八分阴阳、别正变、区轻重、辨留送八分书,亦称分书,是汉魏之际对隶书支矢(箭),用来射被注音字之“的”,的别称。《古文苑》卷17中魏闻人牟此为“八矢注字”,然后列图表为之说。准《卫敬侯碑阴文》说:“魏大享群臣此书离奇古怪,毫无可取之处。上尊号奏及受禅表凯,并金针八分书八思巴(1235一1280)元喇嘛教也。”又群书引宋周越《古今书苑》所萨迦派首领。幼从伯父萨班归顺蒙古。载蔡文姬的话说:“臣父造八分,割秦元宪宗(忽必蒙哥)三年(1253)太隶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子(忽必烈)从受佛戒。忽必烈登基,现在还能看到的《上尊号碑》、《受禅尊其为国师。至元元年(1264),受命碑》与蔡邕所书写的《熹平石经》的据藏文字母创制蒙古新字。至元六年字体,都是典型的汉隶,知八分书即颁行,即命名为八思巴字。《元史》评汉之隶书。汉末,由原来的隶书演化其八思巴字:“其字仅千余,其母凡四出一种笔划更为轻易、书写更为便捷十一,其相关纽而成字者,则有韵关的新隶书(最明显的标志是长横已没之法,其以二合三合四合而成字者,则有“蚕头”和“燕尾”),这就是楷书有语韵之法,而大要以谐声为宗。”今的雏形。为区别这新旧两种隶体,便人利用八思巴字音译汉字材料研究近称旧隶为八分。所谓八分,是指旧隶代语音。于篆书具有八成的古雅。这种称谓对八音音韵学术语。指四声八调。清旧隶含有升格、尊崇的意味。对于八江永《音学辨微》创此术语。江氏说:分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或以为二“平有清浊,上去人皆有清浊,台之凡分似隶、八分似篆,故称八分;或以八音。”参见“四声八调”条。为汉隶体势象八字左右分背,故称八白借用为音韵学术语。指齿音。参分;或以为是“字方八分”,把分看作见“五色”条。是计字大小的尺度,等等(均见张怀白朴(1226-1285)元六合(今灌《书断》)。对前人的种种说法,启江苏六合县)人。字太素,一字仁甫,功在他的《占代字体论稿·八分》中号兰谷,学者称兰谷先生。通音律,尤驳证甚明,并指出,八分的内容还随精词曲,时与马致远、郑光祖、关汉时代的不同可有变化,唐人也偶以八卿并称四大家。著有《太和正韵》、分称指楷书。《朝野新声》,均亡佚,书目见于《江八矢注字图说书名。清顾陈序撰。南通志》。全书1卷,传于世。此书为等韵图一白字见“别字”条。类的书。自立名称,自创体例。“八百赋音音义书,刘宋褚诠之撰。10矢”指四声、经声、定清浊、审五音、卷。书今已佚。3a班马字类文字学书。一名《史汉半舌音韵学术语。张行孚《说文字类》。南宋娄机著。5卷。有淳熙八审音》卷三所分“九声”之一。指齐年(1181)自序。采录司马迁《史齿呼中的端组声母和来母。记》、班固《汉书》所载古字、假借字,半舌半齿音韵学术语。华长忠按四声编排,考证训诂,辨别音声,并《韵籁》所分“十四声”之一,指开口对假借通用诸字罗列详备。书末有娄的日母。机自跋二则,讨论字义,剖析较明。书半舌音音韵学术语。七音中的…中偶有失于简汰的地方。如“璇玑”、类,指三十六字母中的来母。半舌音“玉衡”本出于《尚书》,“袀服振振”按现代语音学术语应称为舌尖中边本出于《左传》等。然而正象《四库音。来母的音值是CD。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古今世异,往半徽见“宫商角徵羽”条。往训诂难通。有是一编,区分类聚,虽半浊半清音韵学术语。或称“又间有出入,固不失为考古之津梁也。”次浊”,指三十六字母中邪禅两个浊擦有宋李曾伯的补遗,近人张元济的校音声母。参见“清浊”条。勘记。善本有明末仿宋刻本和清初毛傍到双声音韵学术语。唐释神珙氏汲古阁影宋抄本。《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中“五音之半齿音韵学术语。张行孚《说文图”有“傍到双声”一项,与“正到审音》卷三所分“九声”之一,指齐双声”相对。如“宫隆居闾”四字,其齿呼中的齿头、正齿音。中“闾隆”称为“傍到双声”,“居半齿音音韵学术语。七音中的一宫”称为“正到双声”。同一图中称类,指三十六字母中的日母。半齿音“隆间”为“正双声”。“傍到双声”与按现代语音学应称为舌面前鼻音。日“正双声”两字相同而次序相颠倒。母的音值是Q)。傍叠重道音韵学术语。唐释神珙半唇音韵学术语。张行孚《说文《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中“五音之审音》卷三所分“九声”之一,指齐图”有“傍叠重道”一项,与“正叠齿呼中的重唇音。重道”相对。如“宫隆居闾”四字,其半喉音韵学术语。张行孚《说文中“宫隆”为“傍叠重道”,“居闻”为审音》卷三所分“九声”之一,指通“正叠重道”。在同一图中,又称“宫常所说的合口的喉音、牙音。隆”为“傍叠韵”。半喉半牙音韵学术语。华长忠傍叠韵音韵学术语。唐释神珙《韵籁》所分“十四声”之一,指合口《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中“五音之的喉音、牙音。图”有“傍叠韵”一项,与“正叠半火借用为音韵学术语。指半舌韵”相对。如“居闾宫隆”四字,其音。参见“五行”条。中“宫隆”为旁叠韵,“居闾”为正叠半清半浊见“次浊”条。韵。傍叠韵与正叠韵只是相对而言,没半金借用为音韵学术语。指半齿有音韵学意义上的不同。音。参见“五行”条。傍双声音韵学术语。唐释神珙半商见“宫商角徵羽”条。《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中“五音之4ao图”有“傍双声”一项,与“正双北见“北方”条。声”相对。如“宫隆居闾”四字,其北方借用为音韵学术语。也简称中“宫居”为傍双声,“隆闾”为正双北。指唇音。参见“五方”条。声。傍双声与正双声只是相对而言,没北腔韵类即《中州乐府音韵类有音韵学意义上的不同。编》。包恺隋学者。字和乐,东海(今北溪字义训诂书。宋陈淳撰。2江苏灌云)人。从兄习《五经》,又从卷。此书把“四书”字义分为26门。王仲通受《史记》、《汉书》。大业中为每拈一字,详论原委,旁通曲证,颇国子助教。当时治《汉书》者,以包有发明。有《四库全书》本。氏和萧该最为著名。聚徒讲学,学生北韵韵书。撰于元代,撰人无考。达数千人。撰有《汉书音》12卷。书书已佚。今已佚。本草尔雅书名。无名氏撰。卷数包世荣(1764一1826)清安徽泾不可知。其书今已亡佚,内容不可考。县人。字季怀。道光元年(1821)举书目见于《苏轼东坡集》。人。包氏对汉字研究颇深,尤究心于本草音音义书。唐苏敬撰。3卷。名物训诂。其著作较丰,且均传于世,书今已佚有《毛诗训沽》8卷、《草木训沽》2卷、本草音义音义书。①隋姚最撰。3《虫鱼训诂》1卷、《鸟兽训诂》1卷、卷。书今已佚。②唐甄立言撰。7卷。《学诗识小录》17卷、《吉凶典礼器服书今已佚。③唐孔志约撰。20卷。书乐章》10卷。《清史稿》有传。今已佚。④唐李含光撰。2卷,书今已包咸(前6一65)东汉会稽曲阿佚。⑤唐殷子严撰。2卷。书今已(今江苏丹阳县)人。字子良。少为诸佚。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本父·音韵学术语。指韵母与下字《鲁诗》、《论语》。光武帝即位,举孝相合的反切上字。明金尼阁《西儒耳廉,封郎中,入授太子《论语》,累迁目资》创此术语。参见“字子四品切大鸿胪。著有《论语章句》,为何晏法”条。《论语集解》所引。所著今不传,清马本父本母切音韵学术语。指反切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见上下字基本不含多余成分的反切。明《后汉书·儒林传》。金尼阁《西儒耳目资》创此术语。参包瑜明青田(今浙江省青田县)见“字子四品切法”条。人。字希贤,号稽古斋。著有《韵府本父同母切音韵学术语。指反切续编》等书。下字要去掉辅音声母的反切。明金尼抱朴子内篇音音义书。晋葛洪撰。阁《西儒耳目资》创此术语。参见1卷。葛氏撰《抱朴子内篇》21卷,又“字子四品切法”条。自著此书为之作音。书今已佚。本或作】见“或为”条。抱朴子音音义书。撰者佚名,全本名语法术语.《马氏文通》首创。书1卷,今亡佚,书目见于《隋书·即现代汉语所谓“专有名词”。《马氏经籍志》。文通·名字二之一》:“名字共分两宗,e5一以名同类之人物,日公名。…一的古本韵。但黄氏以本韵与变韵对举,以名某人某物者,日本名。日“尧”曰并有单独论述。《黄侃论学杂著·声韵“舜”者,古今来止一人为尧,一人为通例》:“凡韵但有正韵者,读与古音舜,故称日本名。嵩岳泰岱上一山之同,是为本韵。”“凡本韵或备有开、合、名,江淮河汉止一水之名,皆日本洪细,或不能有。本韵但有洪音,虽名。”正声之细亦读洪;本韵但有细音,虽本母音韵学术语。指不带辅音声正声之洪亦读细。”参见“古本韵”母的反切下字。明金尼阁《西儒耳目条。资》创此术语。参见“字子四品切本韵一得音韵学著作。清龙为霖法”条。撰。龙氏字雨苍,四川成都人。书刊本悟(?一1586)明代僧人。音于乾隆十五年(1750)。此书共20卷,韵学家。字真空,云南嵩明人。他改前6卷为论说及图表,后14卷为字订兰茂《韵略易通》,用批注“重某典性质的韵书,每韵之前都有以声为韵”的形式曲折地反映当时的语音变纲的韵图。书中对阴阳、五音、七韵、化,对研究近代汉语语音的发展有重十二律、四声、字母、反切等问题都要参考价值。详加论述。作者将平(上去)声分为本义训诂学术语。词的本来的意十二韵,以十二律命名,入声分为七义。指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韵,以七音命名。并将平声12韵统于作参证的初始意义。汉字的形体结构入声七韵。平声12韵又以宫羽角徵分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甲骨文、为四呼,所以实际上共有41个韵母。金文、篆文,离造字的时代近一些,象声母分为公空烘翁等24类,各与三形的特点明显一些,这就为我们利用十六字母、华严字母及《皇极经世声字形分析词的本义提供了有利条件。音唱和图》的声类相对照。其中○襄如果再加上古书的证明,那这个本义松切、○如宗切○(华严“曷罗多”三就是可靠的。如《说文解字·斤部》:合母)三个声母无字可表,实际上并“斤,斫木斧也。”“斤”象斧子之形,不存在。其余21母则与北音系的韵是象形字。《孟子·梁惠王上》:“斧斤图、韵书相合,除了各韵前的韵图外,以时入山林。”“斤”用的就是本义。在正文前还有一些总图。其中“十二本亦作见“或为”条。平韵阴阳四声纵横总纲图”按四呼分本音音韵学术语。与音转相对,指为4图,称合口呼为“太阳韵”、撮口先秦的语音。与“古本音”略同。顾呼为“太阴韵”、开口呼为“少阳韵”、炎武最先使用此术语。《音学五书·齐齿呼为“少阴韵”。叙》:“考正三代以上之音,注三百五本字文字学术语。表示本义的字。篇,为《诗本音》十卷,注《易》,为同“借字”相对。例如《论语·阳《易音》三卷。”顾氏“本音”,即为段货》:“归孔子豚。”“归”是“馈”的玉裁的古本音。参见“古本音”条。借字,“馈”是本字。又如《诗·鄘风本又作见“或为”条。·柏舟》:“之死矢靡它,”“矢”是本的音韵学术语。即黄侃所提出“誓”的借字,“誓”是本字。6e本作校勘学术语。①指另一版本比雅训诂书。清洪亮吉撰。原书的写法。参见“或为”条。②指某书未有讹为19卷,其曾孙洪用勤据《奥雅堂丛误前本来写作某字。如《说文·系书》本重加校订,分为10卷,计卷-部》:“縐,希之细者也。…一日戚《释诂》,卷二《释言》,卷三《释训》,也。”段玉裁注:“戚各本作蹴。蹴者,卷四《释天》,卷五《释地》,卷六躡也,非其义。盖本作戚,俗作蹙,又《释山》、《释水》,卷七《释人》,卷八改为蹴耳。今正。”《释宫》、《释器》、《释乐》、《释舟》,卷鼻音韵学术语。张行孚《说文审九《释草》、《释木》,卷十《释虫》、音》卷三所分“九声”之一。指齐齿《释鱼》、《释鸟》、《释畜》,共19类。呼和撮口呼中的喉音、牙音和齿头所收多为单音词,亦有复音词。释文音。一般先对词条作总的解释,然后再分鼻音音韵学术语。①指发音时利别说明;或在总的解释下再列举同义用鼻腔共鸣的辅音。三十六字母中明词,以供参校;或仅取两个同义、近〔m)、微(四)、泥()、娘〔.〕、疑义之词相比较,以合比附之意。凡引〔)、日〔)都属于鼻音声母。②指舌例证、书证,皆注明出处。如卷七根声母〔k)、Ck)、g)、〔x)、〔)。见《释人》:“丈夫六十无妻日矜,女子五劳乃宣《等韵一得》。③指收鼻音尾十无夫日寡。《韵会》引。”又如卷四〔一)的各韵。见劳乃宣《等韵一《释天》:“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得》。《说文》伏者为天,偃者为地’。《初比语法术语。《马氏文通》首创。学记》引《括地象》。”牧词多而排比《马氏文通·论比三之八》:“凡色相之适当,取材博而辨释精详,有助于学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习和研究古汉语词汇。但其说解常有所肖者深浅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重复,体例亦未尽善。有《奥雅堂丛谓比也。”“象静为比有三,白平比,曰书》本、《玲珑山馆丛书》本、《丛书差比,日极比。”“比”的概念是马氏集成》本、《洪北江全集》本、光绪五在描写静字时,摹仿西语语法中形容年(1879)授经堂校刊本等。词的“级”的概念提出来的。西语中笔势文字学术语。指汉字经过发形容词有“原级”、“比较级”、“最高展演变,加以整齐化、符号化,从而级”,马氏因而比附出“平比”、“差脱离了原始造字意图的字形。与“笔比”、“极比”的概念。实际上西语中意”相对。例如小篆以至楷化以后的的“级”是构词法问题,西语中形容“因”,从“口”,从“大”。实际上,词的“级”所表达的意义,在汉语中“大”是蓆纹“ベ”的变形,这个形体往往依靠在形容词前加上副词或在形已无法反映“因”的“重蓆”这一本容词后加上补语的方法来表示,属句义,即是笔势。参见“笔意”条。法问题。马氏论述的“比”中,有的笔意文字学术语。指能够体现原还是修辞手法。参见“平比”、“差始造字意图的文字形体,与“笔势”相比”、“极比”条。对。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古比况见“醬况”条。文)厥意可得而说。”北齐颜之推认为···试读结束···...

    2023-02-23 epub 图书app epubw图书网

  • 《经学辞典》黄开国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经学辞典》【作者】黄开国主编【页数】718【出版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05【ISBN号】7-220-01833-9【价格】$28【分类】经学(学科:词典)【参考文献】黄开国主编.经学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05.图书目录:《经学辞典》内容提要:是一部关于经学的辞典,所收辞条4000余条,包括经学的著作、人物、术语、学派和典故5类,时间上限为汉武帝置五经博士,下限以近代中国为界。《经学辞典》内容试读一画画【一艺】经的别称。指一种经王之法。公羊学为汉武帝所推扬,书,《汉书·儒林传》载公孙弘奏议:《春秋〉为一王之法成为西汉流行“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观念。《汉书·司马迁传》载.上大夫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藉奏。”汉代壶遂言:孔子“作《春秋〉,垂空文以以经学取士,精通一艺,就可取得断礼义,当一王之法.”西汉末年谶充任职官的资格,或成为经学博纬神学兴起,此说进-步发展为孔士。子著《春秋),是为汉立··王大法,【一经】即一艺,见一艺。即孔子为赤制说。东汉公羊学大师【一王大法】今文经学公羊学对何休著〈春秋公羊解沽》取以为说:《春秋)的看法。孟子最早提出《春“孔子仰推天命,俯察时变,却观末秋》是大子之事。西汉公羊学大师米,豫解无穷,知汉当继人乱之后,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进而认为,故作拨乱之法以授之。'《春秋〉是孔子为继周者所立的画【二传】注释《春秋》的〈公羊传》南》。〈诗经)分风、雅、颂。些学者与《谷梁传》。《春秋》分三传,《左认为,风有正风、变风之分。…“南为传》为古文经学;《公羊传》与《谷梁正风,其余郡风、鄘风、卫风等十三传》皆今文经学,故合称二传。〈后编为变风。《周南》、《召南》之名,解汉书·贾逵传》:“帝善逵说,使发出说主要有三:(-)《诗序》说:《左氏传》大义长于二传者。”“关唯》、《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二南】《诗经》中的《周南》、〈召系之周公;南,言王化自北而南也。2二画《鹊巢〉、《驺虞》之德,者侯之风也,变雅。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二戴】西汉经学家戴德与戴圣。(二)朱熹、郑樵说。周、召为周公二人同受学于后仓(亦作苍),皆治且、召公萸的采邑,其地在江、汉之〈礼记》,又是叔侄,故后人合称二间的南方,《周南〉、(召南〉即周公、戴。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去圣逾召公的采邑一带的诗集。(三)王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戴,共氏而雪山、崔述、梁启超说。南是诗歌的分门。”一种体裁,与风为二,因起于南方,【二戴记】《大戴礼记〉与《礼记)北方人效仿,仍以南命名。大约采(《小戴礼记》)的合称。分别详见集于周公、召公秉政时,所以命之“大戴礼”、“小戴礼”。周南》、《召南》之名。其产生年代,【二子乘舟】〈诗经·邶风〉的一有西周说,有东周说,也有西周、东首。全诗二章,每章四句。《诗序):周兼有说。“《二子乘舟),思伋、寿也。卫宣公【二典】《尚书》的尧典)、《舜典〉。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今文《尚书》唯有〈尧典》,东晋〈伪作是诗也。”诗的内容与《诗序》说古文尚书》分为二篇,以“帝日钦相合,故大多数学者信以此说。史哉”以上为《尧典〉,以“慎徽五典”载卫宣公诱奸他父亲的妾夷姜,生以下为《舜典》。东晋后,《伪古文尚子名伋;又强占伋的聘妻宣姜,生书)流行,而有二典之说。《文苑英了两个儿子,名寿与朔。宣姜要想华〉三八六唐贾至《授房琯刑部尚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卫君,图谋害死书制):“俾掌二典,以弼五教。”伋。宣公信从宣姜,派伋出使齐国,【二雅】《诗经》的《大雅〉与(小并预先派一批人假扮强盗,埋伏在雅》。《诗序》:“雅者,正也。”因其为路途,准备杀害伋。寿与伋相善,把周代最通行的诗歌,公认为正声,这一阴谋告诉了伋,劝伋逃跑。伋故命之为“雅”。其诗为西周京城丰不肯,寿用酒灌醉伋,自己坐船,打镐(今西安市西)一带的作品,《小着使者的旗号,前往齐国,被假扮雅)中有一部分民间歌谣。一些学的强盗杀害。伋醒来后,坐船赶去,者认为,“雅”分正变,〈小雅》自首假扮的强盗又将伋杀死。卫国有人篇《鹿鸣〉至《菁菁者莪》为正雅,自知道了这一阴谋,因而写作了此《六月》以下至末篇《何草不黄)为诗。变雅。大雅)从首篇《文王》至《卷【二礼集解】共十二卷,明李黼阿)为正雅,从《民劳)至〈召旻)为著。其书以陈友仁的周礼集说》和二画3杨复的《仪礼图》为蓝本。用陈友仁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为之例将《周礼》序官分冠各官之首,九经,以《论语〉、〈孝经》字少合为采杨复之法将〈仪礼》逐节分注各一经,共十经,实为十一经。(二)章之后。为解释(周礼》设官太多之《南史·周续之传》:“通《五经》、〈五疑,谓“太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纬),号日十经。”〈五经》为《易)、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书》、《诗)、〈礼》、(春秋),《五纬》为士十有六人,下士三十有二人”,除《易纬〉、〈书纬》、〈诗纬》、《礼纬》、太宰62人,即天官冢宰属官宫正《春秋纬》。以下62人。解其后5官,也仿此说。【十翼】解释《易经〉的十篇,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书之说《易传》。翼有辅助之意。人们以《易“率循文笺释,罕所考证发明。”传〉为辅助《易经》之作,故名为十【二体石经】用篆书、隶书两种字翼,包括(彖》的上下、《象》的上下体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亦称二字《系辞)的上下,《文言》、序卦》、《说石经。刻于北宋仁宗时,完成于嘉卦)、《杂卦》十篇。古代儒家学派认祐六年(公元1061年),又称嘉祐石为,十翼是孔子所作。近人根据十经。刻有(易》、《诗》、《书》、周礼)、翼的内容研究认为,十翼非成于一《礼记》、春秋左氏传)、《孝经》、《论人之手,是战国至秦之际的著作。语〉、《孟子》九种典籍。【十二经】(一)指儒家十二部经【二礼经传测】明湛若水著。其书典。此说有两义:①《诗》、根据孔子的曲礼三千,经礼三百之《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说,以《戴记》的(曲礼〉附以《少加六纬,始见于《庄子·天道〉;②仪),为《曲礼》上经三卷;以(仪礼〉宋晁公武《郡斋读书记〉:“唐太和一书为下经十七卷。以《礼记〉的(公元827一835)中,复刻十二经,《冠义)等十六篇,为《仪礼)正传十立石国学。"”指(易》、(书》、《诗)、《周六卷,以《王制〉等二十三篇为二礼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的(杂传》、(通传》。又以《小戴礼〉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郊特性》等五篇与《大戴记》的《论语)、《孝经》、《尔雅》。(二)指《公符)等四篇为《仪礼)逸经、传。《周易》一书的十二组成部分。《易每一节各标注章旨大意。经〉上、下篇合《易传》的《彖)上下、【十经】儒家的十部经典。有两《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说:(一)〈宋书·百官志》以《易》、卦》、《序卦〉、〈杂卦》十翼,共十二。《书》、《诗》、《周礼)、《仪礼)、《礼(三)指〈春秋)书的十二公,即隐二画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唐风)为流行在唐地(今山西省翼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城县南,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一公。带的诗歌;《秦风〉为流行在秦地【十三经】十三部儒家经典的简(秦为非子封地,其地在甘肃省天称。西汉武帝时以《易》、《诗〉、水县的秦城,后迁都至今陕西省境(书》、〈礼)、〈春秋》为五经;唐代以内)一带的诗歌;〈陈风)为流行在《易》、《诗》、〈书)、《周礼》、《仪礼〉、陈国(今河南省准阳县,舜的后代(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妫的封地)的诗歌;《桧风》为桧国梁传》为九经;唐文宗刻石经,又增(今河南省密县、新郑县之间,祝融(孝经〉、〈论语》、《尔雅》三经,为十之后,坛姓国)流行的诗歌;〈曹风》二经。宋代尊孟子,重四书,又列为流行在曹国(今山东省定陶县东《孟子〉于经部,自此而有十三经。北,武王之弟振铎的封地)的诗歌;【十五国风】〈诗经》的《周南〉、(幽风)是流行在幽地(今陕西省邠《召南》加(邶风)、《鄘风)、《卫风)、县)一带的诗歌。十五国风多数是《王风)、〈郑风)、〈齐风》、《魏风〉、下层人民的作品,比较直接而又深《唐风》、《陈风〉、《秦风〉、《桧风〉、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曹风)《幽风)。二南为周公、召公状况;也有一部分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南方地域的诗歌;〈邶风〉为流作品。传在邶国(一说今河南省汤阴县,【十月之交】《诗经·小雅节南山一说今淇县)的诗歌;〈鄘风》为流之什》的一篇。全诗八章,每章八传在鄘地(一说今河南省新乡县西句。《诗序》:“《十月之交》,大夫南的鄘城一带,一说今汲县,管叔刺幽王也。”诗的内容借十月朔日的封地)的诗歌;《卫风〉为流传在辛卯的日食这一事件,尖锐地揭露卫国(今河南省淇县东北的朝歌,了西周政治的腐败,反映了人民的康叔的封地)的诗歌;〈王风》为王痛苦,认为“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城(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即周公赙沓背憎,职竞由人”:用“百川沸所营之洛邑)一带流行的诗歌;〈郑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风〉为流行在郑国(今河南新郑县)”的诗句,预示社会即将出现的大一带的诗歌;〈齐风》为流行在齐国动荡。有的学者考证此诗作于周幽(今山东省境内,姜太公的封地)一王六年,并认为作者是朝廷的一位带的诗歌;《魏风》为流行在魏地大官,他写作此诗是讽刺当权贵族(今山西省芮城县)一带的诗歌;乱政殃民,遇到日食、地震、山崩、:画5河沸等巨大灾异,也不知警惕,同提举。据这两则材料,其书当成于时感叹自己的无辜遭迫害。元初。其书以《论语》、《孝经》、《孟【十四博士】十四家经学博上。西》、《大学》、《中庸》、《诗》、《书》、汉武帝初置(易》、《诗》、《书》、《礼》、《周礼〉、〈仪礼》、《春秋)三传、《礼《春秋》五经经学博上。汉宣帝时,记》为十一经,采用问答体。论《大《易》分为施、孟、梁丘三家,《诗》早学》、《中庸》、《论语》、〈孟〉,多采有齐、鲁、韩三家,〈礼》分大戴、小朱熹《章句集注》;说《诗》多据郑玄戴二家,《书》欧阳、大夏侯、小夏侯注,说书多据南宋蔡沈《书集传》,二家,《春秋》公羊学分颜、严二家,说三礼三传多采孔颖达注疏。其书为十三经学博士。汉成帝时,增批评宋儒“说(易》便骂王弼;讲(周《易〉京氏一家,而有十四经学博礼》便责郑康成、贾公彦;解《尚书)士。东汉沿袭,仍立十四家博士。便驳孔安国,伤乎已甚。”主张汉儒后汉书、儒林传》:“于是立〈五经》亦有可取之处。对一些经学问题提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出了前人所没有的新观点,其中有孟、梁丘、京氏,《尚书》欧!、大小的可纠前人之误,有的则受到后入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穿凿失据之讥。《春秋》严、颜,几十四博士,太常差【十三经义疑】二卷,清吴浩次总领焉。”十四经学博土皆属今著。此书取十三经的笺注,列举其文经学。疑义,加以考证辨正。有的考辨精【十亩之间】《诗经·魏风的-一详,如释《尔雅》“昏,强也”;以为首。全诗二章,每章三句。《诗序》:“昏,当作昏,《书》不昏作劳。昏与“《十亩之间〉,刺时也。言其国削闵、与警同,强也。”亦杂有误说,如小,民无所居焉。”诗的内容是写采谓诸侯三卿,即使是正卿,也不能桑的人的劳动和交往。故有的学者称大,但管子〉、《左传》诸书,却有认为,这是一首劳动妇女所唱的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寇之称。《四桑歌。库全书提要》评其书,“盖注疏之【十一经问对】五卷,何异孙著。学虽未能贯通融会,而研究考证具书中第二卷论〈孟子》彻法、助法有根柢。视剽剟语录、枵腹谈经,徒说:“大元官制承宋职田”;第一一卷以臆断者,则胜之远矣”。论〈论语〉暮春者说及王稼村先生【十三经字辨】清陈鹤龄著。其书在杭州府讲学。稼村为王义山号,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王义山明末进士,元初官江西儒学〈易〉、〈书》、《诗》、〈春秋)、《礼记》、二画《周礼)、〈仪礼)、《尔雅)为经,计其《礼记》十卷,〈左传》十四卷,公羊数只有12;如将《春秋〉三传为三传》三卷,《谷梁传》二卷,《论语》一经,则为14经,亦不合13之数。不卷,《孝经》一卷,《尔雅〉三卷,〈孟知如何以“十三经”命名。该书前校子〉二卷。《易》本程颐的《周易程字画,后考字音,但多舛漏。成书于传》与朱熹的〈周易本义》,并分别乾隆乙酉年(1765年)。标明。(书〉采东晋梅赜所献的〈尚【十三经注疏】十三部儒家经典书孔氏传》与宋蔡沈的《书集传》;的笺释注疏,共416卷。周易》用魏《诗》取〈小序)、朱熹的诗集传》与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子贡的《诗传》;《周礼〉用王应电《尚书〉用伪孔安国传,孔颖达正本,分序官于各职守之前,使长官义;〈毛诗》用汉毛公传、郑玄笺,孔与部属相统属;〈礼记》增《夏小正》颖达正义;〈周礼》用郑玄注,唐贾一篇,置《曾子问〉前;〈左传》主夏公彦疏;《仪礼》亦采郑玄注,贾公正(建寅,以农历一月为一年之彦疏;《礼记》用郑玄注,孔颖达正始),以周正(建子,以农历十月为义;《春秋公羊传》用汉何休注,唐正月)为谬;《论语》、《孝经〉无注:徐彦疏;《春秋谷梁传》用晋范宁《孟子》用苏洵本,加以评点;其余注,唐杨上勋疏;《春秋左传》用晋《公羊传》、(谷梁传》、《仪礼〉只是钞范宁注,孔颖达正义;《论语》用魏录旧文,无所发明。何晏注,宋邢呙疏:〈孝经》用唐玄【十六字心传】指“人心惟危,道宗注,邢呙疏;〈尔雅)用晋郭璞注,心惟微,惟清惟一,允执厥中”十六邢岗疏;〈孟了〉用汉赵歧注,宋孙个字。出自《伪古文尚书·大禹漠》,奭疏。南宋以来,开始合刻,明有嘉系舜帝对大禹所说,故又称虞(舜靖、万历本,清乾隆初有武英殿本。又称吴虞)廷十六字。此四句实由嘉庆时,阮元任江西巡抚兼提督,《荀子〉、〈论语》之语拼合而成。惠据宋本于南昌学堂重刻,并撰《十栋《古文尚书考)卷下:“《荀子·解三经注疏校勘记》,附于各经各卷蔽篇》:‘故道经)日:人心之危,道之后。始刻于嘉庆二十年(1814年)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2月,刊成于第二年8月,前后历时能知之’。阁若璩日:《荀子〉此篇又19个月。有‘精于道’,‘壹于道路’之语,遂【十三经解诂】五十六卷,明陈深隐括为四字,续以《论语》‘允执厥著。其书《易》三卷、《书》三卷,《诗》1中’,以成十六字。”宋儒以为这十四卷,《周礼》六卷,《仪礼〉四卷,六个字是尧、舜、禹心心相传的大···试读结束···...

    2023-02-23 epub 图书app epubw图书网

  • 《中华传统文化辞典》钱玉林,黄丽丽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华传统文化辞典》【作者】钱玉林,黄丽丽主编【页数】733【出版社】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04【ISBN号】978-7-81118-432-7【价格】118.00【分类】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中国【参考文献】钱玉林,黄丽丽主编.中华传统文化辞典.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04.图书封面:图书目录:《中华传统文化辞典》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型工具书。内容包括:古代民族;地理山川;神话会话;宗教信仰;衣冠服饰;饮食烹饪;建筑园林;舟车交通;考古发现;名胜古迹;花木谷蔬;日用器物等。《中华传统文化辞典》内容试读古代民族华夏古代汉族的自称。亦称“夏”。据《说文》,而充、徐。”“夏”意为“中国之人”。“中国”,指中原地区。古文献东夷见“夷”。中常以“夏”与“蛮夷”或“华”与“夷”对称。相传原居于我我国古代对分布于今西北地区和山西、河南北陕西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打败炎帝和其他部落后,在部少数民族的泛称。亦称“西戎”。含轻侮意。殷、周黄河流域形成统一的部落大联盟,奠定了华夏族的基有西我、鬼戎。西我部落众多,从事游牧,逐水草迁徙。础。黄、炎二帝被后人奉为华夏或汉族的始祖。公元后渐强盛,不断东迁。至春秋时支系繁多,包括北我、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散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山戎、大戎、条戎、茅我、犬戎、大荔、义渠、戎蛮、朐衍、各民族,逐渐融合、同化到以夏、商、周为核心的华夏族伊洛戎、陆浑戎等。春秋末先后为秦、晋所并吞。一说中。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兼并战争,使华夏和其戎在般代为严狁、棍戎、犬戎,后因迁徙而在“戎”前冠他各族接触更为广泛和频繁。秦汉时形成了以华夏族以地名或图腾名以示区别。《礼记·王制》:“西方日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西汉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后汉书·西羌传》:“戎武帝、宜帝后,渐称汉族,沿用至今。《书·武成》:“华本无君长,夏后氏未及商周之际,或从侯伯征伐有功,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孔颗达疏:“《释诂》云:天子爵之,以为藩服。春秋时,陆浑、蛮氏戎称子。战夏,大也。故大国曰夏。华夏谓中国也…言华夏及国世,大荔、义渠称王。及其衰亡,余种皆反旧为酋四夷皆相率而充已,使奉天成命,欲其共伐纣也。”豪云。”夏见“华夏”。西戎见“戎”。夷中国古代东方民族的统称。亦称“东夷”。夏、蛮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民族的泛称。亦称“南蛮”。商、周时专指今山东、河南东部和准河中下游一带的民殷、周时分布于今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秦汉以来,族,包括隅夷、莱夷、准夷、徐夷(又称徐戎)、岛夷、介多在蛮前冠以地域名,如荆蛮、五溪蛮、武陵蛮等;亦有夷、根牟夷、九夷。传说舜、禹时代,夏、夷为同一个部冠以酋长或图腾名的,如廪君蛮、粲瓠(神犬)蛮等。一落联盟,其首领由两族轮流担任:制造八卦的太昊氏说今苗族(始见载于元明)亦为蛮之后裔。蛮亦用以泛(或称伏羲氏),发明历法的少吴氏,以及射手后羿等,指四方的少数民族,如蛮夷、蛮貊。含轻侮意。《礼都是夷族中的著名人物。商代的蒲姑(今山东博兴)、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史商奄(曲阜)等为夷族最早建立的政权,后为周所灭,由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齐、鲁两国镇抚。自此夷族势力渐衰。春秋时有九夷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后汉书·之称,即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南蛮传》:“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日交阯。”又:“衣装斑夷、阳夷。后分别为齐、鲁等国吞灭,逐渐成为华夏族兰,语言侏离,好入山壑,不乐平旷。帝顺其意,赐以名的一部分。春秋以后,夷亦用以泛指中原以外的各族,山广泽。其后滋曼,号日·蛮夷’,外痴内黠。安土乃至外国人,多含轻侮之意。《礼记·王制》:“东方曰重旧。”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史记·李斯列传》:“惠南蛮见“蛮”。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狄中国古代民族名。春秋前长期活动于黄河流域取汉中,包九夷,制鄙、郢。”司马贞素引:“九夷,即属楚中、下游及北部地区。公元前7世纪时分为赤狄、白之夷也。”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释夷》:“黄帝既为狄、长狄三部,各有支系。赤狄包括东山皋落氏、留吁、黄河流域而驱逐炎斋,炎裔原在黄河流域东方者愈驱潞氏、铎辰、斋咎如、甲氏等:白狄包括鲜虞、肥、鼓等:而东,为日后之东夷…东夷之区域,由青、齐而海嵎,长狄有鄋瞒等。春秋早期,华夏诸小邦不断遭狄人进把一古代民族犯。后华夏力量渐强,狄先后为晋、齐所并。战国后“三苗在江准、荆州数为乱。于是舞归言于帝…迁三期,白狄支系鲜虞建立中山政权,经常与燕、赵交战,终苗于三危,以变西我。”为所灭。秦汉以后,狄或北狄成为汉民族对北方各族有苗见“三苗”。的泛称。一说,狄为匈奴之先。《礼记·王制》:“北方苗见“三苗”。日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唐杜佑《通典·边东胡中国古代民族名。居匈奴(胡)以东,故名。防十》:“北狄以畜牧为业,随逐水草。无文书,俗简易,原活动在商、西周的北部。春秋战国以来,南与燕为以言语为约束。然各有分地。射猎禽兽,食肉衣皮,习邻。后为燕所破,迁于今西辽河上游老哈河、西喇木伦于攻战,此天性也。”清顾栋高《春秋四裔表序》:盖春河流域。以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和中原王朝往来密秋时戎狄之为中国患甚矣,而狄为最,诸狄之中,赤狄切。燕的都城(在令北京昌平)则是东胡族与中原各地为最,赤狄诸种族潞氏为最。”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曾与邻近的燕、赵及匈奴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战国后期发生过战争。汉初为匈奴冒顿单于打败,从此部落联称匈奴族为胡或北胡:对位于匈奴族东部的游牧民族盟瓦解。后来的乌桓、鲜卑,吐谷浑、柔然、室韦、奚、契称东胡;对位于匈奴西部的西域各族称西胡。来自这丹等民族皆为东胡之遗裔。《史记·匈奴列传》:“燕北些民族的物产,前亦多冠以“胡”字,如胡琴、胡桃、胡椒有东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等。汉以后亦泛称一切外国为胡。晋代的五胡指匈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汉班固《封燕然山铭》:“鹰扬奴、鲜卑、羌、氐、羯。汉贾谊《过秦论》:“南取北越之之校,螭虎之士,爱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我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氐羌,俟王君长之群,骁骑十万。”林惠祥《中国民族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史·东胡系》:“其族除用东胡之名外,尚有称为山戎、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号而报怨。”北魏杨街之《洛阳你北我者,曾与汉族争斗,山戎并曾建国号无终。”蓝记·城南》:“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唐王昌龄·靺糰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勿吉”。源于肃慎。《从军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越中国古代长江中下游以南各族的统称。亦称海。分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七“百越”。支系众多,如春秋有於越,战国有杨越,汉有部。有农业,种植粟、麦、襟:善养猪:亦从事狩猎。经瓯越、闽越、南越、骆越,三国有山越。其俗披发文身,常向汉王朝献贡。各部发展不平衡。黑水部居最北从事农耕、渔猎。亦以金属冶炼、水上航行著称。秦汉面,发展较慢,分十六部。唐玄宗时,就最大部落置黑以后,部分同汉族融合,部分与今天的壮、黎、傣等族有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其余各部隶属于都督府,称为渊源关系。《准南子·齐俗训》:“故胡人弹骨,越人契州,任命各部落首领为州刺史。五代时称女真。粟末臂,中国歃血也,所由各异,其于信一也。三苗鑿首,羌部居最南方,较先进。698年,粟末部联合其他族在松人括领,中国冠笄,越人蜘发,其于服一也。”《汉书·严花江以东鸟苏里江流域,建立渤海政权。后不断向唐助传》:“越,方外之地,别发文身之民也。不可以冠带王朝遗使朝贡,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使用汉文。之国法度理也。自三代之盛,胡、越不与受正朔,非强926年为辽阿保机攻灭。部分遗民建立定安国,后亦弗能服、威弗能制也…臣闻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谿并入辽。《魏书: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地深昧而多水慎国也。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其人劲悍,于东夷险;中国之人不知其势阻而入其地,虽百不当其一。”最强。言语独异…其地下湿,筑城穴居,凰形似冢,《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二·百越先贤志》:“南方开口于上,以梯出入。其国无牛,有车马,佃则偶耕,车之国越为大。自句践六世孙无疆为楚所数,诸子散处则步推。有粟及麦襟,菜则有葵。水气咸凝,盐生树海上,其著者东越无诸,都东冶至漳泉,故闽越也:东海上,亦有盐池。多猪无羊。爵米酝酒,饮能至醉。妇人王摇,都于永嘉,故瓯越也,自湘漓而南,故西越也;群则布裙,男子猪犬皮袭。初婚之夕,男就女家执女乳而舸西下邕、雍、绥、建,故骆越也。统而名之,谓之罢,便以为定,乃为夫妇。俗以人满洗手面。头插虎豹百越。”尾。善射猎,弓长三尺,箭长尺二寸,以石为镞。其父·百越见“越”。母春夏死,立埋之,冢上作屋,不令雨湿:若秋冬,以其三苗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有苗”、“苗”。为南尸捕貂,貂食其肉,多得之。”《旧唐书·北狄传·就蛮中较强大的一支。分布于长江中游以南一带。传说鞨》:“〔靺褐〕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高丽曾跟尧、舜、禹发生过激烈战争。后迁至三危(今甘肃或臣于突厥。而黑水献褐最处北方,尤称劲健,每待其敦煌一带),成为西羌的远祖。或以为是今苗族的先勇,恒为邻境之患。”民,实际上,今苗族乃秦汉至唐、宋时五溪蛮中一支的勿吉见“靺鞨”。后代。《战国策·魏策一》:“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要犹中国古代民族名。亦作“猃狁”、“荤允”、“獯波,右有祠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熏)鬻”等。相传远古时曾遭黄帝驱逐。殷周之际游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准南子·缪称》:“禹执牧于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宁夏、内蒙西部。西周初其势干戚舞于两阶之间,而三苗服。”《史记·五帝本纪》:渐强,成为周王朝一大威胁。周宣王曾多次出兵抵御,一·古代民族并在朔方建筑城堡。春秋时被称为戎或狄。一说,伊汉族,改为桓姓。留居东北部分很快为鲜率征服。《后狁为秦汉时匈奴的先民。《诗·小雅·采薇》:“靡室靡汉书·乌桓传》:“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家,狁之故:不遑启居,严狁之故…岂不日戒?邪灭其国,余类保鸟桓山,因以为号焉。俗善骑射,代猎狁孔棘。”《准南子·齐俗训:“故四夷之礼不同,皆尊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其主而爱其亲,敬其见;猃犹之俗相反,皆慈其子而严向日。食肉饮酪,以毛麗为衣。贵少而贱老,其性悍其上。”《汉书·霍去病传》:“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塞。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以母有族类,父兄无获荤允之士,约轻齋,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颤师古相仇报故也。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无世业注引服虔田:“〔苹允]尧时日熏鬻,周日验允,秦日匈相继。邑落各有小帅,数百千落自为一部。大人有所奴。”《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召呼,则刻木为倍,虽无文字,而部众不敢违犯。氏姓暨于氏、羌率服,熏鬻慕义。”无常,以大人健者名字为姓。大人以下,各自畜牧营猃狁见“严狁”。产,不相徭役。其嫁娶则先略(抢)女通情,或半岁百苹允见“严狁”。日,然后送牛马羊畜,以为聘币。婿随妻还家,妻家无漏膏见“狁”。尊单,旦且拜之,而不拜其父母。为妻家仆役,一二年肃慎中国古代民族名。商、周时分布于我国的黑间,妻家乃厚遣送女,居处财物一皆为办。其俗妻后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带。从事狩猎,搜长射母,报寡嫂,死则归其故夫。计谋从用妇人,唯斗战之弋。以产号失、貂皮著名。曾向商、周进贡弓矢,周灭事乃自决之。俗贵兵死,敛尸以棺,有哭泣之哀,至葬商后臣服于周,与中原地区来往额繁。后世的挹娄、勿则歌舞相送。”《旧唐书·北狄传·室韦》:“乌罗护之东吉、就褐、女真皆与肃慎有渊源关系。《左传·昭公九北二百余里,那河之北,有古乌丸之遗人,今亦自称乌年》:“肃慎、兼、毫,吾北土也。”《后汉书·东夷传》:“抱丸国。”参见“东胡”。娄,古肃慎之国也…有五谷、麻布,出赤玉、好貂。无·乌丸见“鸟桓”。君长,其邑落各有大人。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柔然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蠕蠕”。源于东胡。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好养冢,食其肉,衣初属拓跋部。曾游牧于今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后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夏则裸粗,进居阴山一带。5世纪初,首领社仑迫于北魏,远迁漠以尺布蔽其前后。其人臭秽不絮(洁),作厕于中,圆之北,合并邻近各部,组成联盟,自称丘豆伐可汗。创立而居…种众虽少,而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军事编制,规定军功奖惩之法。与北魏、南朝经济文化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矢用桔,长一尺八寸,青石往来密切。后因内部分裂而渐趋衰微,6世纪中叶并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入突厥。北魏时亦称共所建地方政权为柔然。《魏患,而卒不能服。”《北史·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书·蠕蠕传》:“蠕蠕,东胡之苗裔也,姓郁久闾氏…北,一日靺鞨…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肃慎自号柔然,而役属于国。后世祖(魏太武帝)以其无知,氏也。”状类于虫,故改其号为蠕蠕…后尽为社蛇所并。号匈奴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胡”。战国时括动于为强盛。随水草畜牧,其西则焉蓄之地,东则朝鲜之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各部统一,势力强盛,建地,北则渡沙漠,穷瀚海,南则临大碛。其常所会庭则立起奴隶制军事政权,始称匈奴。汉初,不断南下骚敦煌、张掖之北。小国皆苦其寇抄,羁廉附之,于是自扰,武帝时重创之。后呼韩邪单于附汉,使汉与匈奴经号丘豆伐可汗。·丘豆伐犹魏言驾驭开张也,可汗'济文化交流频繁。东汉初分裂为两部,南下附汉的称犹魏言皇帝也。”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东胡系·柔为南匈奴,西晋时曾先后建立赵、夏、北凉等国;留居漠然》:“柔然又名蠕蠕,其首领原属鲜卑系,其部民则为北的称北匈奴,汉和帝时被东汉和南匈奴击败,部分西高车突厥,所占地南邻于魏,北越沙漠,东抵朝鲜,西及迁,余下者后成为鲜卑族的一部分。《史记·阅奴列焉曹,盖即古匈奴故地。屡与魏战,为魏所敢,柔然遂传》:“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日淳维。唐虞以降魏,魏度又独立。柔然立国约二百年。最后其属部突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逐所起而反抗,高车亦叛,柔然末主率千余落逃奔关中,周主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晋从突蹶之请,缚新其主以下三千余人,柔然遂亡。”书·四夷传》:“匈奴之类,总调之北狄…世世自相君蠕孀见“柔然”。臣,不蘖中国正朔。夏日薰鬻,股曰鬼方,周曰猃狁,汉铁物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救勒”。因所用车轮日匈奴。”高大,又称高车。源于汉代为丁零。魏晋南北胡时期,乌桓亦作“乌丸”。中国古代民族名。东胡之一游牧于东至贝加尔湖畔,西至土拉河以西、阿尔泰山及桊代末年,东胡遭匈奴击破,部分迁往乌桓山(今辽河塔尔巴哈台一带的广大地区。以马、牛、羊、骆驼为主,上游昭乌达盟阿鲁克尔沁心旗附近),闲以为名。臣服匈生产繁茂兴盛。部分迁居漠南的铁勒族逐渐学会农奴。汉武帝击败匈奴后附汉,内迁,受汉护乌桓校尉统耕。5世纪中叶归属北魏。弓筋、貂皮为其朝贡的特辖。改游牧为农耕。东汉末,尊操大败乌桓,得降众二产。突厥兴起后;分属东、西突厥。散处漠北者有十五十余万,连同大批归附者一起,迁居中原。从此同化于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强。唐代于东部铁勒分设都一古代民族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救唯婚姻先烧头,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饮宴毕,然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后配合。又禽兽异于中国者,野马、原羊、角端牛、以角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史·铁勒传》:“铁勒为弓,俗谓之角端弓者:又有貂、纳、辉子,皮毛柔蠕,故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种类最多,自西海之东,依山据天下以为名裘。”《文选·曹植〈白马篇》:“长驱蹈匈谷;往往不绝…虽姓氏各别,总谓为铁勒。并无君奴,左顾凌鲜卑。”李善注:“《汉书》日:‘匈奴,其先夏后长,分属东西两突溉。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人性凶氏之苗裔也。'又日:‘燕北有东胡山戎,或云鲜卑。”忍,善于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近西边者,颇为契丹中国古代民族名及其所建政权名。源于东艺植,多牛而少马。其俗大抵与突厥同。唯丈夫婚毕,胡。北魏以来,游牧于今辽河上游一带。曾臣服突厥,便就妻家,待产乳男女,然后归舍:死者埋殡之:此其后归附唐朝。唐置松漠都督府,任契丹首领为都督。异也。”《旧唐书·北狄传·铁勒》:“铁勒诸姓,回纥胡907年,迭刺部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政权,禄俟利发等,总百余万户,散处北溟,远遣使人,委身内后反复几易为辽,定都临潢(今辽宁巴林左旗)。与五属,请同编列,并为州郡。收其瀚海,尽入提封:解其辫代和北宋并立。立国后的契丹以从事畜牧业为主,在发,并垂冠带。”汉族影响下,农业、手工业也有很大发展。还创立了文敕勒.见“铁勒”。字。1125年为金所灭。后多与汉、女真、蒙古人融合。突厥·中国古代民族名。为铁勒族诸部之…。公元另辽宗室耶律大石率部西迁至今新驱西部及中亚一5世纪前,已居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之北,叶尼塞河上带,建立西辽,又称哈刺契丹。1219年为蒙古成吉思游一带,从事畜牧业。后为柔然族征服,被迫由高昌杆所灭。《隋书·北狄传·契丹》:“契丹之先与库莫奚(今牡鲁番)的北山(今博格多山)迁往金山(今阿尔泰异种而同类,并为慕容氏所破,俱窜于松、漠之间。其山)南麓。或说金山形似兜鍪(古代战盔),俗称“突后稍大,居黄龙之北数百里。其俗颇与棘褐同。好为厥”,故名。后在西魏的支持下攻灭柔然,建立了以鄂寇盗。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尔浑河流域为中心的奴隶制突厥地方政权,史称突厥之上,经三年之后,乃收其骨而焚之…逐寒暑,随水开国。其疆域东起辽海(今辽河上游),西达西海(今里草畜牧。有征伐,则酋帅相与议之,兴兵动众,合符海),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又创立文字,制定契。”《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契丹自后魏以来,名刑法、官制。:隋代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两突歌皆因扰见中国…当唐之世,其地北接室韦,东邻高丽,西界唐而为所灭,唐于其地置都护府以辖治之。《周书·异奚国,而南至营州。其部族之大者曰大贺氏,后分为八域传下》:“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居金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山之阳,为茹茹(柔然)铁工。其俗被发左衽,穹庐毡其风俗与奚、靺鞨颇同。至阿保机,稍并服旁诸子国,帐,随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务。贱老贵壮…无礼而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义,犹古之匈奴也。”清洪钧《元史译文证补·西域古地千,以代刻木之约。又制婚嫁,置官号。乃僭称皇帝,考一·突厥回纥》:“匈奴之后,突厥最盛。突厥既灭,自号天皇王。以其所居横帐地名为姓,曰世里。世里,回纥乃兴…而突厥之称,乃独流传于西土,日突而译者谓之耶律。”克,亟读之即突厥;曰突克蛮,犹言突厥同类。今法人奚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库莫奚”。游牧于今西称土而其(土耳其)国音如突而克月,称其人类日突而喇木伦河流域(今辽宁省)。经常与中原进行商业交克;英人称其国日突而克以,皆为突厥转音。土耳其亦换。曾受东突厥统辖,后归属唐王朝。唐于其地置饶突厥一类人也。”林惠祥《中国民族史·突厥系·突乐府,封其首领为饶乐郡王。与契丹被称“两蕃”。唐厥:“突厥之文化:以狩猎畜牧为生,不定居,王权似末,部分西徙妫州(今河北怀来),别称西奚。东、西奚不甚重,官更大约即为氏族部落之长,以狼为图腾徽先后附辽,多散居于中京地区,渐与契丹族融合。《隋号,初无文字…无历法,法律简而严,丧葬有走马榜书·北狄传》:“奚本曰库莫奚,东部胡之种也。为慕容面之俗,有娶后母寡嫂制,宗教则崇拜太阳天地,信巫氏所破,遗落者窜置松、漠之间。其俗甚为不洁,而善觋。尚武勇不畏死。”射猎,好为寇钞。初臣于突厥,后稍强盛,分为五部:鲜卑中国古代民族名。源于东胡。最初分布在鲜一一日辱纥主,二日莫贺弗,三日契简,四日木昆,五日室卑山(今内蒙哲盟科尔沁左翼中旗西部),因以为名。得。每部俟斤一人为其帅。随逐水草,额同突厥。有一说鲜卑为当地语“祥瑞”的音译。西汉初南迁到今西阿会氏,五部中为盛,诸部皆归之。每与契丹相攻击,喇木伦河流域,从事游牧和狩猎。附于匈奴。北匈奴虏获财畜,因而得赏。死者以苇薄裘尸,悬之树上。”西迁后,进入匈奴故地,并其余众,势力渐盛。两晋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三》:“奚,本匈奴之别种…地北朝时期,在我国北部建立割据政权的拓跋,慕容、宇多黑羊、马逾前蹄坚善走,其登山逐兽,下上如飞。”文(一说为匈奴南单于远属,非出自鲜卑)、乞伏秃发库莫翼见“奚”。等部,都是鲜申族后裔。此后逐渐融合于汉族和其他女真中国古代民族名。亦作“女直”。来源于唐初民族之中。《后汉书·鲜单传》:“鲜单者,亦东胡之支的黑水靺耨。五代时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东临也,别依鲜单山,故因号焉。其言语、习俗与鸟桓同。海。主营渔猎。农产品有粟、麦等。从属辽,分为熟、古代民族生二部。北宋末,完颜部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之唐兀,亦谓之蒙古人。不火食,中夜能视。以鮫鱼皮政权(1115一1234),定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1127为甲,可抗流矢。”陈登原《国史旧闻·蒙古之起》:“蒙年灭北宋后迁都燕京(今北京),辖境北至外兴安岭。古初起,风俗甚为劲强,而其表现之特出者,一为依射进入中原地区的女真逐渐汉化,留居东北部分发展较猎以为生,犹诸陈亮所调·昔者金人草居而野处也';慢。元时归合兰府、水达达等路管辖。明代,被分为建为衣食共敝共享,犹诸徐梦莘所谓‘女真风俗,民虽杀州、海西和野人三大部,受奴儿干都司管辖。明末由努鸡亦召其君共食也'。然则由文化程度言之,女真、蒙尔哈赤统一,成为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金史·世古,参差相似。”林惠祥《中国民族史·蒙古系总论》:纪》:“五代时,契丹尽取渤海地,而黑水靺鞨附属于契“总而言之,编者之意盖以为(甲)蒙古皇室为室韦鞑丹。其在南者,籍契丹,号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靼之混合种:(乙)至于蒙古民族之全体则为东胡、突籍,号生女直。”元宇文懋昭《金志·初兴风土》:“女真厥、匈奴等广大的先住民族之混合种也。”在契丹东北隅,饶裕山林,田宜麻谷。土产人参、蜜、蒙兀见“蒙古”。蜡、北珠、生金、细布、松实、白附子。禽有鹰鹛、海东青瓦刺明代对西部蒙古各部的总称。元代称“斡亦之类。兽多牛、马、麋鹿、野狗、白彘、青鼠、貂鼠。”刺”,清代称“卫拉特”、“额尔特”或“厄鲁特”。初分布女直见“女真”。于叶尼塞河上游,从事狩猎生活,后归附成吉思汗。元室韦·中国古代民族名。亦作“失韦”。分布于嫩江末南迁至今准噶尔盆地一带,经营畜牧业兼及初级农及黑龙江中上游流域。源于东胡,分南室韦、北室韦、业。明初渐强盛。其首领曾受明封为王。1449年大钵室韦、深末但室韦、大室书五部。语言、文化等与鲜举进犯明朝,俘明英宗,史称土木堡之变。后与明议卑、契丹相近。常向东魏和北齐朝贡。唐时有二十多和。首领也先曾一度统一蒙古各部。明末,瓦刺分为部(其中居于额尔古纳河南部一带的蒙兀室韦为后来绰罗斯(即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与和硕特四大蒙古族的先民),先后属唐朝慎州、黎州以及室韦都督部。后土尔启特西迁,辉特列为四部之一。清初,准噶府等管辖。各部发展不平衡。以狩猎为主,南边的部尔部势力渐强大,噶尔丹时,在沙俄策动下多次发动叛分已有初期农业。后部分并入辽。《北史·室韦传》:乱,被清朝平息。《明史·瓦刺传》:“瓦刺,蒙古部落“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国土下湿,语与也,在鞑靼西。元亡,其强臣猛可帖木儿据之。死,众库莫奚、契丹、豆莫娄国同。颇有粟、麦及襟。夏劐城分为三,其渠曰马哈木,日太平,日把秃孛罗…〔永乐居,冬逐水草,多略貂皮。丈夫索发。用角弓,其箭尤初)赐马哈木等文绮有差。”邓之诚《中华两千年史·明长。女妇束发作叉手髻。其国少窃盗,盗一徽三;杀人清上·明与诸民族之关系》:“瓦刺脱欢攻破鞑粗,并有者贵马三百匹。男女悉衣白鹿皮襦裤。有麯,酿酒。其众,又统一内部,其势日张,遂雄势于漠北。其子也俗爱赤珠,为妇人饰,穿挂于颈,以多为贵。女不得此,先,尤称英杰,不仅漠南诸部俱被征服,且东胁朝鲜,西乃至不嫁。父母死,男女众哭三年,尸则置于林树之略哈密,环明之北边,几尽为之役使。”上。”《新唐书·北狄传·室韦》:“室韦,契丹别种,东胡燃粗中国古代民族名。最早见于唐代记载。为突之北边,盖丁罗苗裔也…其国无君长,惟大尊,皆号厥统治下的一个部落。唐末,突厥衰亡,愁靼部落逐渐莫贺咄,摄莞(管)其部而附于突厥。小或千户,大数千强大,其名称遂成为北方诸部的泛称。宋、辽、金时,把户,滨散川谷,逐水草而处,不税敛。每弋猎即相喷聚,漠北的蒙古等部称为黑鞑粗或生鞑靼,漠南的汪古部事毕去,不相臣制,故虽猛悍喜战,而卒不能为强国,剡称为白鞑靼或熟秘靼。13世纪初,鞑靼为蒙古所灭,木为犁,人挽以耕,田获甚搞。其气候多寒,夏雾雨,冬但西方通常仍将蒙古泛称为鞑靼。元亡以后,明又把霜服。”参见“东胡”。东部蒙古成吉思汗后商各部称为秘靼。此外,在广义蒙古中国民族名。亦作“蒙兀”。初为唐王朝所属的运用上,鞑靼有时成为中国北方诸民族的总称。宋室韦诸部之一。始见于《旧唐书·北狄传》,称蒙兀室孟珙《蒙鞑备录·立国》:“鞑靼始起,地处契丹之西北,韦,为后来蒙古部的先民。居额尔古纳河流域,后逐渐族出于沙陀别种,故于历代无闻焉。其种有三,曰黑、西徙至今鄂嫩、克鲁伦、土拉三河上游肯特山一带。从日白、曰生。所谓白鞑靼者,颜貌稍细,为人恭谨而孝,事游牧,亦有农业。13世纪初,首领成吉思汗统一大遇父母之丧,则嫠其面而哭。尝与之联辔,每见貌不丑漠南北各部,建立统一的蒙古贵族政权。后陆续攻灭恶,其腮有刀痕者,问曰:‘白鞑靼否?'曰:‘然。'所谓生西辽、西夏、金、大理,并向西远征。1271年,忽必烈即愁靼者,甚贫且拙,且无能为,但知乘马随众而已。今大汗位,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因。辖成吉思皇帝及将相大臣皆黑鞑靼也。大抵鞑人身不甚境东、南到海,西到今新疆,西南包括西藏、云南,北面长,最长者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者。其面横阔而上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鄂霍次克海,疆域之广超过下有颧骨,眼无上纹,发须绝少,形状颠丑,惟今鞑主式以前任何朝代。1368年元亡后,少数贵族被迫退回蒙没真(铁木真)者,其身魁伟而广颡长髯,人物雄壮,所古草原,大多数仍留居今冀、晋、陕、甘、豫、祺等地,从以异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外夷附事农业生产。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十考》:“契丹部落之小者,曰蒙古,曰泰赤乌,日嗒嗒儿,四:“有蒙古者,在女真之东北,唐谓之蒙兀部,金人谓曰克列,各据分地,既而蒙古皆兼有之。或曰,蒙古即古代民族鞑靼也。《续通典》:鞑靼本东北方之袜糊别部…部部,从事畜牧。唐初内附并迁至甘肃、宁夏、陕北一带。众分散,或属契丹,或依勃海,渐流徙于阴山,其俗语1038年,首领李元吴称帝,建立以党项羌为主体的大讹,因谓之鞑靼…欧阳修曰:鞑靼在奚、契丹东北,夏封建政权,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成为北宋边境后为契丹所攻,部族分散,居阴山者号日鞑靼。”邓之诚的一大威胁。在北宋的影响下,农牧业、手工业与商业《中华二千年史·明清上·明与诸民族之关系》:“明兵都较发达,并依据汉字创制了西夏文。1227年亡于蒙破元都,顺帝北走。传六世,被篡于鬼力赤,改称鞑粗。古。元代称党项羌及其所建立的西夏政权为唐兀或唐蒙古大汗之统系遂中绝。”兀惕。《隋书·西域传·党项》:“党项羌者…每姓别羯中国古代民族名。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织氂牛尾及轱新魏晋时居于今山西潞城县一带,与汉人杂处,受汉地主毛以为屋。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俗尚武力,无法奴役。大都习于农耕。保留部落组织,但较松驰。其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人高與深目多须,崇奉袄教。东晋初羯人石勒建立后牧养鼇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穑…无文字,但候草赵政权,为十六国之一。《魏书·羯胡石勒传》:“其先木以记岁时。三年一聚会,杀牛羊以祭天。人年八十匈奴荆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晋干宝以上死者,以为令终,亲减不哭。少而死者,则云天枉,《晋纪·总论》:“二十余年,而河洛为墟,戎羯称制,二共悲哭之。有琵琶、横吹,击缶为节。”《宋史·外国传帝失尊,山陵无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五章第七》:“党项,古析支之地,汉西羌之别种。后周世始强二节:“羯本小种,所以能纵横中原,几至尽并北方者,盛,有细风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乱氏、房当非其种姓之强大,实由勒(石勒)在诸胡中剽狡独绝。氏、来禽氏、拓拔氏最为强族。唐贞观至上元间内附,勒死之后,继之者无复雄材;而石虎之淫暴,且为诸胡散居西北边,元和以后,颇相率为盗。五代亦尝入贡。”之冠,而胡、羯遂忽焉以尽矣。”林惠祥《中国民族史·氐羌系·党项羌》:“党项之文化吐善蕃,音δ(播)。中厨古代藏族政权名,也为自唐以后因与中国接触,逐渐进步,至西夏开国时已达青藏高原各部族的统称。7世纪初,松赞干布建都逻高度,大抵文事政制采自中国,而兵制尚杂有部落遗娑(今拉萨),制定法律,建立官制、军制,创造文字,形俗,兵法亦仍循西北民族之惯例,武事固有,文事汉化,成以赞普为中心的集权的奴隶主贵族专政。强盛时,此其所以盛也。”势力所及至青藏诸部和西域、河陇地区。长期与唐友羌中国古代民族名。亦称“西羌”。夏商起就分布好往来,唐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远嫁吐蕃赞普,促于今青海、甘肃、四川西部至云南北部、西藏北部广大进了唐蕃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生产以农牧地区。周时部分杂居中原。秦汉时部落众多,有先零、业为主,有治炼、毛织等手工业,并接受大量汉族的工烧当、婼、广汉、武都、越海等部:魏晋至唐宋间又有宕艺技术。原信本教,后改奉佛教。9世纪时统治集团昌、邓至、白兰、党项等部。部落分散,以游牧为主。与分裂,不久为平民及奴隶的大起义摧毁。在宋、元、明汉人杂处部分逐渐从事农耕。曾臣服匈奴,后内附。史籍中,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士著族、部为吐(土)蕃或东晋至北宋间,烧当、党项羌先后建立后秦、西夏等政西蕃(番)。《旧唐书·吐蕃传上》:“吐蕃,在长安之西权。其首领多受中原王朝册封,并助魏、唐破氏及吐谷八千里,本汉西羌之地也。其种落莫知所出也,或云南浑,往来联系密切。其后逐渐与西北地区的汉族和其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也…历周及隋,犹隔诸羌,未通于他民族融合。今分布四的羌族是古羌人的后裔。汉中国。其国人号其王为赞普,相为大论、小论,以统理代的发羌与今藏族有渊源关系。《后汉书·西羌传》:国事。无文字,刻木结绳为约。虽有官,不常厥职,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所居无常,依随时统领。征兵用金箭,寇至举烽隧,百里一亭。用刑严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峻,小罪剜跟鼻,或皮鞭鞭之,但随喜怒而无常科…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烟,父没则妻后母,其地气候大寒,不生秔稻,有青塞(稞)麦、萱豆、小麦、兄亡则纳鍪绠(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乔麦。畜多犛牛猪犬羊马…又多金银铜锡。其人或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随畜牧而不常厥居,然颇有城郭…贵人处于大毡帐,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其兵长在山谷,名为拂庐…多事羱羝之神,人信巫现。不知节候,麦短于平地,不能持久,而果于触突,以战死为古利,病终熟为岁首。围棋陆博,吹蠡鸣鼓为戏,弓剑不离身,重为不祥。堪耐寒苦…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壮贱老,母拜于子,子倨于父…军令严肃,每战,前队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汉应劭《风俗通·声皆死,后队方进。”《续文献通考·四裔考十一》:“西番音·笛》引汉马融《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即吐蕃。唐末衰弱,种类分散。入内属者谓之熟户,余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音相似。”唐王之涣谓之生户。宋时朝贡不绝…元世祖时郡县其地,设《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官分职,以吐蕃僧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林惠祥《中国民西羌见“羌”。族史·藏系·吐蕃》:“吐蕃之民族,大抵属羌。”氐中国古代民族名。远古起源于黄河上游,不断项羌中国古代民族名。简称“党项”。古羌人的沿背藏高原南迁。殷周时起,分布于今甘肃、青海、四支。魏晋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青海东南部和四川川西北川西部至云南西北部。与羌族杂居,古代文献中往往···试读结束···...

    2023-02-23 上海大学出版社图书 上海大学出版社图书网

  • 【哎呀音乐】黄健怡-爵士钢琴自学修炼手册,爵士钢琴自学者的必备“功能词典

    课程介绍课程来自【哎呀音乐】黄建义-爵士钢琴自学练习手册,爵士钢琴自学必备“功能词典”爵士乐有许多吸引人的魅力:多变的和声、独特的节奏和最核心的——天马行空的即兴创作。相信每一位听过爵士乐表演的音乐爱好者都会被这​​些爵士乐大师的创造力所感染。不过,对于想要自学爵士乐的音乐爱好者来说,第一步是如何理解乐谱上的各种和弦符号、音阶、节奏。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也许你通过网络学习资料学到了很多知识,却不知道自己哪里还欠缺,哪里还需要加强,哪里还需要练习。《爵士钢琴自我修养手册》是由中国爵士钢琴家黄建义开设的课程。如果您仍然想知道如何开始您的爵士音乐之旅,那么本课程可能就是您的答案。标题="【哎呀音乐】黄建义-爵士钢琴自学练习手册,爵士钢琴自学必备的《功能词典》图解"alt="【哎呀音乐】黄建义-爵士钢琴自学练习手册,爵士钢琴自学必备》专题词典《图解》gt讲师介绍黄建义RedRhythmBad和VereBad的键盘手,J3Trio的创始人和键盘手;2003年至2005年就读于美国波士顿爵士名校BERKLEE音乐学院,师从PaulSchmelig1997年本科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后留校任管弦系美术指导、钢琴伴奏。1999年创立FootPrit爵士乐队,活跃于上海各大爵士乐场所,并受邀参与《爵士僧》电视节目录制。2003年至2005年就读于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师从保罗·施梅林、雷·桑蒂西、拉兹洛·加多尼、乔安·布拉金、乔·洛瓦诺、杰克逊·舒尔茨,曾任爵士钢琴系系主任。学院爵士演奏研究生班,2007年获得爵士钢琴硕士学位,师从爵士钢琴家StaleyCowell教授,以及VictorLewi、RalhBowe、CoradHerwig。2016年,由著名昆曲演员沉奕礼主演的昆曲清唱剧《浣纱记》作曲,该剧于9月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成功上演。录制唱片包括2005年EMI《上海爵士》、2006年赵可能乐队专辑《梦境》Effedi、德国爵士口琴演奏家JeBuge2009年专辑《上海蓝》和J3新专辑《红人》。文件目录爵士钢琴课件图片.ziQQ截图20170329174301.g截图.gREALBK1.PDF截图(1).gNEWREAL1.PDF1.g2.g截图(2).g截图(3).g截图(4).g第1课:Iterval.m4第二课:七和弦的形成.m4第三课:七和弦练习.m4第四课:蓝僧.m4第5课:SwigAccet1.m4第6课:SwigAccet2.m4第七课:如何处理四分音符摇摆.m4第八课:如何处理四分音符ig2.m4第9课:如何演奏walkiga.m4第10课:右手和弦的节奏.m4第十一课:走贝司演奏方法2.m4第十二课:波萨诺瓦演奏方法.m4第十三课:小调布鲁斯与布鲁斯的概念.m4第14课:大调布鲁斯音阶应用.m4第十五课:左右手秋叶.m4第16课:乘坐A列火车.m4第17课:两只手Blue.m4Leo18:251BaicExercie.m4第十九课:eomelody.m4手部协调第20课:eo旋律手部协调2.m4第21课:关于和弦和音阶.m4第22课:无根和弦-大七和小七.m4第23课:无根属和弦VII.m4第二十四课:传音.m4的用法第二十五课:半减七的演奏方法.m4第26课:大和弦装饰音符.m4第27课:小三合会的装饰音符.m4第二十八课:七首u.m4的演奏方法第29课:大七和弦.m4第30课:双手小七和弦.m4第31课:对称衰减音阶用法.m4第32课:对称衰减音阶练习.m4第33课:大七和弦eo音阶即兴.m4第34课:主要eo音节练习.m4第35课:小eo音阶练习.m4第三十六课:第七变音阶的用法.m4第37课:属七和弦.m4第38课:民谣演奏方法-Mity.m4第39课:关于AlterativeChord.m4第40课:音乐的结尾.m4第41课:前奏曲.m4第42课:dro21.m4的使用第43课:Dro22.m4的使用第44课:都是我即兴的idea.m4第45课:五声音阶的使用.m4第46课:如何练习五声音阶.m4哎呀音乐钢琴...

    2023-02-09 爵士钢琴音阶 爵士钢琴音阶训练

  • 《国学小辞典》李时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学小辞典》【作者】李时著【出版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12【ISBN号】978-7-214-23166-6【价格】50.00【分类】国学-问题解答【参考文献】李时著.国学小辞典.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12.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国学小辞典》内容提要:本书以经、史、子、集为纲分为四编,每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其中,各编之后又分别附有《小学问答》、《创作家(发明家)问答》、《小说家问答》及《妇女作家问答》、《图书总说》五种附编。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国学入门读者所应知的知识给予回答,简明扼要,便于记忆。《国学小辞典》内容试读甲编经部国学小辞典1何谓“四部”,其名始于何时“四部”之名,起于晋初:荀勖、张华等,编列晋室所藏书籍,分为四部。及晋移江左,藏书淆乱,李充删除繁重,虽仍分四部,而内容稍异于前。于是甲部为五经之属,乙部为史记之属,丙部为诸子之属,丁部为诗赋之属。2“四库”之名何时成立唐玄宗时,四海晏然,于东西二都,各聚四部之书,将经、史、子、集,分藏于四库之中。四大类别,从此确定;“四库”之名,喧腾人口,且流传于后世矣。③经史子集之略说明祁承爍《藏书约论·鉴书》云:“垂于古而不可续于今者,经也;繁于前代而不及前代者,史也;日亡而日佚者,子也;日广而日益者,集也。”此言虽稍有所偏,按诸事实,亦为不刊之论。002甲编4何谓经书《说文》:“经,织从丝也;从系、至声。”织之纵丝为经,横丝为纬。今借为典籍之名者,盖以简册涣散,必由编丝缀属而始成,故称典籍曰“经”。班固《白虎通·论五经篇》谓:“经者,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是也。”5何谓“六艺”六艺之说有二:(一)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日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二)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6试言六艺之功用《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003国学小辞典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庄子·天下篇》:《诗》以道治,《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史记·滑稽传》:孔子曰:六艺之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史记·太史公自叙》曰:《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生,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扬雄《法言》云:说天者,莫辩乎《易》;说事者,莫辩乎《书》:说体者,莫辩乎《礼》;说志者,莫辩乎《诗》;说礼者,莫辩乎《春秋》。综观以上各说:或言教,或擅长,或善辩,六经之要旨,不外乎是矣。两汉宗经,治法炳然,上符三004甲编经部代,研经之士,风飙云起,于是有经学之名;所谓经学者,经世之学也,所该甚广,故昔人重之。7何谓“六经”、“五经”“六经”之名,始见于《礼·经解》孔子之言,又见于庄子之书;盖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其后嬴秦焚书,《乐经》散亡,仅存《乐记》一篇,乃并入《礼经》中,遂有“五经”之名。“五经”者何?《易》、《书》《诗》、《礼》、《春秋》。故汉人多言“五经”,如汉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是也。⑧何谓“七经”、“九经”《后汉书·赵典传》注称:“典,学孔子七经。”是“五经”之外,加以《论语》、《孝经》。唐时以《礼》、三《传》、《诗》、《书》、《易》九书试士,故名“九经”,褚遂良称谷那律为“九经库”。唐玄度又撰《九经字样》是也。005国学小辞典9何谓“十经”、“十二经”《南史·周续之传》:续之通五经、五纬,号曰“十经”。《经典释文》谓:六经、六纬为“十二经”。又唐及后蜀《石经》,并于“九经”外,刻《孝经》《论语》、《尔雅》,亦名“十二经”。⑩何谓“十三经”、“十四经”宋宣和中,席旦知成都府,于后蜀所刻《石经》外,加刻《孟子》,是为“十三经”。或又于“十三经”外,加以《大戴记》,是为“十四经”。而试举“二十一经”之说清代段玉裁主张“十三经”以外,应增《大戴礼记》、《国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说文解字》、《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八书。段氏之意,以为此皆《周礼·保氏》书数之遗意也。(见章炳麟《检论·清儒篇》)》006···试读结束···...

    2023-02-03

  • 《国学词典》谢谦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学词典》【作者】谢谦编著【丛书名】中华文化丛书【页数】660【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8.05【ISBN号】978-7-5579-0268-1【分类】国学-基本知识【参考文献】谢谦编著.国学词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8.05.图书封面:图书目录:《国学词典》内容提要:本书以词典的框架结构,随笔性的文章篇目,分类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伦理、礼俗、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等八个方面,共近700个条目即近700篇短文,而实际阐释传统文化词目达2000余条。作者力图从“旧学新知”的角度,通过现代诠释,将传统学术或文化变为现代中国人新的知识结构。正文分类编排,正文前有分类目录,文末附有2000余条被释词目的音序索引。《国学词典》内容试读宗教【儒教】中国历代王朝的国家宗持,不但有颂神娱神的音乐舞蹈,教。因汉代以后尊奉儒家学派创始还要杀活人来献祭。西周代商后,人孔子为教主,故称儒教或孔教。继承了这一三元系列神的宗教传但儒教并非创自孔子,而是源自比统,同时又有所损益,注入了封建儒家学派古老得多的华夏民族的传宗法制度的新内容,使其成为体现统宗教。与起源于西亚的犹太教、宗法社会等级秩序及其伦理观念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一神教不同,祀典与礼仪。例如,只有周天子才华夏民族这一传统宗教是多神教,享有祭祀上帝的特权,诸侯只能祭以天地祖宗为崇拜对象。其宗教仪祀自己封地境内的名山大川;祭祀式以祭祀活动为主要内容,这就是祖宗,天子可以立七庙,诸侯可以《尚书·尧典》上说的“三礼”,即立五庙,大夫可以立三庙,士就只祭祀天地祖宗三元系列神的宗教仪能立一庙,而庶民百姓则不能立式,后来又统称“吉礼”。《礼记·庙。这样,就以祭祀天地祖宗三元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系列神的宗教仪式为基础,发展起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礼一套政治化、伦理化的礼乐制度,即吉礼,居“五礼”(吉礼、凶礼、并陆续结集了《诗》《书》《礼》军礼、宾礼、嘉礼)之首。这些祭《乐》《易》等经典,形成了一种政神仪式不仅是宗教精神的表现,也教合一的宗教。《中庸》说:“郊社是等级制度的体现。例如在商代,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祭神的仪式常常是由商王亲自主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002宗教褅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安身立命”、天下赖以“万世太郊社是祭天地,宗庙是祭祖先,褅平”的德教或礼教,这样就形成了是夏祭,尝是秋祭,代指四时之一个被后人称为儒家的学派。儒家祭,如果明白了这些宗教祭礼的意学派的特点就是以“传经”的方式义,治理国家就好像看自己手掌那来“传道”,当汉武帝确定以继周么简单。此即《周易》所谓“圣人为主题的文化建设路线后,就以儒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儒教家所传“六经”为根据,来重建大与作为学派的儒家或儒学既有联一统的国家宗教及其礼乐制度,以系,又有区别。所谓“儒”最早并融合大汉王朝统治下的各民族为一非学派名称,东汉许慎《说文解文化共同体。从此,儒家学派便与字》说:“儒者,柔也。术士之国家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传经称。”“术士”即靠技术专长谋生的儒师也常常扮演神学家的角色者。现代学者胡适《说儒》认为,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角度,为“儒”最早是殷商的教士,后来逐儒教教义提供了神学基础;而谶纬渐演变为“术士之称”,从宗教神神学则将孔子派作教主,甚至说孔职人员变为知识人文化人,孔子就子是其母梦与天帝交感而生,并奉是这样的儒者。孔子所处的春秋时天帝之命编订“六经”,为汉立法。代,商周以来形成的宗教及其礼乐当佛道二教在中国流行开来后,这制度开始发生动摇,出现了所谓一国家宗教也就被称为儒教,与佛“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这一道二教并称“三教”,儒教居首。宗教所代表的华夏文化传统有一种儒教作为国家宗教的传统一直延续强烈的认同感,于是以继周自命,到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只有并力图重新阐释传统宗教及其礼乐天子才有祭天祭上帝的特权,所以制度的基本精神,来适应新的时上帝的观念在臣民心中就逐渐淡代。他自谓“述而不作,信而好薄,而皇帝的观念却日益强化,对古”,以传授“六经”的方式来传上帝的信仰转化为忠君的观念。祖道,并以成圣作为其人生终极关宗之祭则是自天子至庶民百姓都共怀,试图在传统宗教及其礼乐制度有的,只是庙制不同,以体现上下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个人赖以尊卑之别,所以祖先崇拜的观念深儒教003人人心,孝亲的观念代代相传。儒只有民间至今还保留着春节上坟、教与其他宗教有明显的区别:一是清明扫墓等与祭祖相关的习俗。祖先崇拜,以致西方传教士曾称其为“祖先教”;再则是宗教与政治、【天地人】儒教信奉的三元系伦理的合一,没有独立的宗教组列神,即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织,其宗教仪式甚至只是朝廷礼乐以上帝为尊,辅之以日月星辰、风制度的一部分,以致有不少现代学雨雷电诸神。在中国古人心目中,者甚至否认其为独立的宗教。由于天空就是天神居住的地方,称为天儒教是历代王朝的国家宗教,政教庭。日月星辰诸神又称为天官,分合一,西汉以后,几乎完全制度别掌管着人类的命运,例如文昌星化、教条化,因此逐渐失去了活力主管文运,司命星主管人命,司禄与魅力。制度化的儒教充满对天地星主管福禄,南极星主寿,火星主祖宗的敬畏,但缺少一种超世俗的战,司灾星主灾,等等。居住在天终极关怀,对人类如何减轻或化解庭正中紫微宫的上帝则统管着天因生老病死而产生的烦恼与痛苦,官,正如人间的帝王统治着文武群没能提供超越性的智慧。尤其是佛臣一样。地祗以社稷为尊(西汉以教传入道教兴起后,儒教在精神信后,后土成为主神,社稷降为次仰层面便相形见绌。尽管历代帝王神),辅之以山川、林泽、湖海、定期举行祭祀天地祖宗的儒教仪草木以及四方百物之神。中国古代式,但他们更热衷的却是成仙成崇奉的地祇之多,而且与百姓日常佛,民间百姓崇道信佛者更是遍天生活关系之密切,构成了儒教的一下。但这并不意味着佛道二教取代大特色。《礼记·礼运》有“五祀”儒教作为国家宗教的神圣地位,而之说,据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是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和而不同,就是祭祀土神、门神、户神、灶神并行不悖,这就是古代所谓“三教与路神。根据儒教教义,祭天是天合一”,是世界文明史上非常独特子的特权,也就是说,天神是天子的宗教现象。儒教作为一种宗教,之神,而地祇才是万民之神,除了包括祭祀天地的国家礼仪制度,自后土之外,地祇诸神在民间享受着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就被废除,广泛的崇拜。第三个层次是人鬼,004宗教所谓“人鬼”,就是“人死而为鬼念并非来自西方的基督教,而是华神者”,以始祖为至尊,辅之以列夏民族固有的宗教观念。在商朝的祖列宗、先圣先贤。古人多信仰甲骨卜辞中,就已经有了“帝”这“灵魂不灭”,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尚个字,据近代学者王国维的考证,在,祖先的阴魂亡灵是子孙的保护“帝”是“蒂”的初字,即花蒂之神,可以给子孙带来幸福或惩罚,蒂,即万物之始,于是商民族就用所以子孙必须“事死如事生”,这这个字来尊称他们的始祖神。而在就是“追孝”的宗教基础。但中国神人合一的时代,始祖神也就是至古代的“人鬼”观念,并非只是祖尊神,既是民族之始祖,也是众神先崇拜,还包含着“英雄崇拜”和之主,所以又被称为“上帝”。在“圣贤崇拜”。《礼记·祭法》说,商朝后期,不仅始祖,凡是已经死只有“有功烈于民者”,如“法施去的先王都被尊称为“帝”,所以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有的学者认为,商民族的“上帝”“能御大灾”与“能扦(捍)大患”实际上是已故先王(也就是列祖列等对人民和国家有特殊贡献者,才宗)的一个抽象。无论是始祖也能列入祀典,享受后代的祭祀与礼好,还是列祖列宗也好,这个拜。如古代的文庙,就是祭祀孔子“帝”或“上帝”都有着浓厚的氏以降的儒家先圣先贤的宗教建筑。族色彩,是某一氏姓或氏族的至尊儒教信奉的天、地、人三界诸神,神。当周民族战胜商民族后,便对来源于上古三代的原始宗教,基本这一观念进行了改造,简单地说,格局形成于商周,历代又有所变就是将始祖神和至尊神一分为二,化。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以儒家把“上帝”的氏姓色彩抹去,使其所传“六经”(因《乐经》失传,高高在上,与“天”的观念联系在故又称“五经”)为“圣经”,以儒一起,成为周王朝治下的各民族、教为“国教”,天、地、人三元系各氏族都能尊奉的大神。于是“上列神也就成为汉民族神灵崇拜的主帝”也就更多地被称为“昊天上要对象。帝”或“皇天上帝”,有时也简称为“天帝”。“上帝”既然并非一族【上帝】儒教的至尊神。上帝观一姓的始祖或列祖列宗,那么他当儒教005然就不会对某一姓或某一族特别恩【五帝】五位天帝。在中国古宠或眷顾,而是公平无私俯视着人代,“五”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天间,谁有“王天下”之德,就让谁地有东、南、西、北、中五方,音做天下之王。胜利的周民族理直气乐有宫、商、角、徵、羽五音,动壮地对失败的商民族说:上帝如果物有鳞、羽、倮(裸)、毛、介五是你们的祖先,是你们一族一姓的虫,植物有麦、菽、稷、麻、黍五保护神,那么我们周民族为什么拥谷,颜色有青、赤、黄、白、黑五有了天下呢?所以,当周民族祭祀色,味道有酸、苦、甘、辛、咸五上帝时,更多的是称颂先王的功味,等等,与金、木、水、火、土德,而不是一味赞美上帝。这一非五行相对应。根据这一宇宙图式,氏姓或非氏族的上帝观念不仅更能天帝也有五位,即:东方青帝,名解释古代“革命”的原因,而且更灵威仰;南方赤帝,名赤熛怒;中能符合多氏族、多民族的大一统王央黄帝,名含枢纽;西方白帝,名朝的国情。东汉经学家郑玄曾经解白招拒;北方黑帝,名汁光纪。五释说:远方的蛮夷不懂得中国的伦帝的名号非常古怪,不像是汉语,理,所以只有拿“天帝”和“天现代学者怀疑是印度“四天王天”子”的观念去威慑他们。但是,另的译音,也就是说,五帝的名号可一方面,当上帝的氏姓色彩消失了能是五行家从梵文中借用来的。五以后,其政治色彩却逐渐浓厚了起方天帝轮流掌管着天上人间,春季来,祭拜上帝成为人间帝王独家的由东方青帝坐庄,夏季由南方赤帝专利,而与臣民没有多少直接的关坐庄,季夏由中央黄帝坐庄,秋季系。这就是儒教的上帝与基督教的由西方白帝坐庄,冬季由北方黑帝上帝的区别。所以,当明代后期来坐庄。天有五帝,本来是战国五行华的耶稣会传教士用儒教的“上家的说法,儒教在接受五行观念的帝”对译拉丁文《圣经》中的同时,在其祀典中也安排了五帝的Deu(天主)以后,随着近代西学神位。东传,一般国民逐渐忘记了老祖宗,还以为“上帝”一词来自基【感生帝】帝王在天上的父亲。督教。中国上古已经有帝王感生的神话,006宗教例如,殷人的始祖契是其母简狄吞为“素王”,即有帝王之德而无其吃了神鸟的卵而生,周人的始祖后位,所以他的出生也非同寻常。稷则是其母姜原踩了巨人的脚印而《春秋演孔图》说:“孔母颜徵在游生。这种感生神话后来与五帝观念于大泽之陂,梦黑帝而生孔子。”结合起来,于是就有了感生帝的说也就是说,孔子是黑帝之子,所以法。根据五行家的说法,天有青、汉儒称孔子为玄圣。这很类似《圣赤、黄、白、黑五帝,帝王的先祖经》记载的圣母马利亚因感圣灵而或开国帝王就是其母与五帝之精相生基督耶稣的神话。因此,在古代感而生,所感之帝就是感生帝。也中国人心目中,帝王和圣贤都有一就是说,帝王的先祖或开国帝王都种神秘感。有两位父亲,一位人间的父亲,位天上的父亲,天上的父亲就是感【社稷】国家的象征。社是土地生之帝。《春秋元命苞》称:“夏,神,稷是五谷神,两者本来各不相白帝之子;殷,黑帝之子;周,苍干。“社”字在甲骨文中与“土”帝之子。是其王者皆感太微五帝之字一样,作“0”,像男性生殖器。精而生。”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则是也就是说,社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赤帝之子,据说是其母梦与神遇而殖崇拜。在春秋时代,还可以看见生,这样说来,汉高祖刘邦就有两这种原始崇拜的流风遗韵。例如在位父亲了,一位是刘太公,一位是齐国,每逢社祭之日,少年男女就赤帝。据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说法,自由聚会在一起,尽情欢爱。据古代帝王祭祖配天的祀典就是以先《春秋》记载,鲁庄公抵挡不住这祖配飨感生之帝。于是后代就有如种诱惑,竞亲自跑到齐国,要观看法炮制者,例如隋文帝就在南郊祭这一狂欢节的盛况,以饱眼福。后祀感生帝赤帝时以太祖武元帝配代儒家斥为“淫声”的“桑间濮享。唐宋都有祭祀感生帝的礼制,上”之音,实际上多是春秋时代郑如《宋史·礼三》记载:“感生帝国和卫国的少年男女社日狂欢的流即五帝之一也。帝王之兴,必感其行歌曲。“社”既与“土”本是一一。北齐隋唐皆祀之,而隋唐以祖字,后来加上“礻”旁,也就成了考升配,宋因之。”孔子被汉儒称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试读结束···...

    2023-02-03 重生长公主的日常谢谦 谢谦彪

  • 全唐诗和全唐诗典故辞典2本pdf|百度云网盘

    ...

    2022-12-16

学习考试资源网-58edu ©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2013312号-3 
站点地图| 免责说明| 合作请联系| 友情链接:学习乐园